改革開放30多年了,經過一番大躍進式的蓬勃發展,國內各行業的企業,有的銷聲匿跡,有的一枝獨秀,有的還在掙扎。其實一直成功很不容易,任何企業,都需要經歷一個焠煉的過程。通常10年只能說是站穩,20年可以被市場肯定,幾乎要更長的時間,且經歷過一些起伏的企業,才能真正算是不錯的企業。 隨著國內外市場競爭的加劇,隨著各個行業紛紛進入成熟期,為了適應新的環境和新的競爭,我們的企業就必然面臨一些調整,于是就帶來:“企業變革的問題,突破瓶頸的問題,如何跨越式發展的問題”;而要真正解決這些問題,只有靠企業不斷的完善各項內部治理;完善內部治理,是一個系統工程;本課程主要是針對,目前環境的狀況,企業需要改變的方面來設計的。
**部分 新形勢下經理人管理技能的新常態
一、競爭環境和以前不一樣
1、企業“用人的成本”,會持續上升(案例:人口紅利消失;)
2、企業“用錢的成本”,會持續上升(案例:社會債務危機,對我們企業的影響;)
3、社會經濟效率,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會持續下降
(案例:幾乎是壟斷的國企,未來的日子也會越來越不好過:為什么中石油、中石化的市盈率,突然上升到100倍?持續的降息和降準,對銀行意味著什么?)
二、員工心態和以前不一樣
1、員工就是客戶,客戶就是員工(案例:凡客的沒落)
2、依托大數據的挖掘和分析,量化員工價值管理
3、特別要重視小人物和基層員工中的“意見領袖”
4、多肯定,多鼓勵,縮短激勵周期
5、從以人為本,到以用為本
6、從部門管理、崗位管理、人員管理,到團隊管理和流程管理(案例:為什么只用5年,小米做到了聯想的4倍?)
三、老板要求和以前不一樣
1、轉變觀念,把職業當成事業,才能應對競爭和老板的要求
2、不要輕易抱怨人手不夠,市場不好,競爭對手強大等問題(案例:為什么各行各業,未來會劇烈的洗牌,形成扁平效果和馬太效應;)
3、要不斷的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不斷完善公司的各項管理
4、每項支出、花銷,認真預算,不要只給老板一個數字,要讓老板知道,這錢花得有沒有意義
5、出現過失,不要推到下屬身上,更不能推到其它部門,即便是其它部門的責任,也輪不到自己說(案例:新生代員工的特點與區別;這樣做事,領導力流失;)
6、犯了錯誤,不要只跟老板道歉,要說下次怎么做,再錯怎么辦
四、客戶需求和以前不一樣
1、產能過剩的時代,客戶的可選擇余地越來越大(案例:為什么所有企業都會面臨二次創業?為什么幾乎所有行業,都不同程度的存在著產能過剩的現象?)
2、替代品也是越來越多(案例:中國移動,萬萬沒有想到騰訊會是它的競爭對手;)
3、客戶不但會對產品越來越挑剔,且每多花一塊錢,客戶也會越來越計較
第二部分 應對企業二次創業,所需要的系統思維能力
以“沙盤競爭模擬”的互動方式,完成“系統思維能力訓練”;
一、課程的實施
1、將學員分成若干組,一般為6組, 每個組代表一家“公司”;每組4---8人,分別扮演不同的職能部門的中高層企業管理者;
2、課程設計一個競爭的行業,6家模擬公司根據市場內外部環境和規則,幾乎全真模擬日常實際的各項工作;6家“公司”分別制定自己的工作目標,在全真的競爭模擬環境中,如何根據自己公司的目標,落實計劃并采取被動;
3、學員圍繞與培訓主題相關的經營活動,完成演練與學習,達到共同提高的學習目的,后可以量化哪個模擬公司(組)的群體溝通與決策效率比較高,哪個模擬公司(組)的目標計劃執行的好,哪家競爭模擬公司的經營效益好;
二、對于課程中扮演高層管理者的學員(不局限于這兩點)
1、驗證了以往形成的管理思想和方法,自身存在的管理誤區得以暴露,管理理念得到梳理與更新;
2、**分析生動鮮活的現場案例,深刻理解什么叫作“危機意識”;
三、對于課程中扮演中層管理者的學員(不局限于這兩點)
1、系統了解企業內部價值鏈關系,認識到打破狹隘的部門分割,增強管理者全局意識的重要意義;有利于對公司整體戰略計劃的實施和開展,產生配合的意識和作用;
2、有利于發現自身的“能力短板”,而這些短板很可能造成“重大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