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對象】
1、銀行合規主管與管理人員 (1)總行/分行合規負責人及相關高管人員 (2)支行反洗錢崗位主管行長/副行長、合規主管 2、銀行業務部門主管和反洗錢崗位入員 (1)總行/分行合規部、國際結算部、運營管理部、會計部、零售業務部、公司業務部、內審稽核部等其他業務部門相關 (2)支行網點反洗錢崗位的相關人員
【培訓收益】
■ 幫助學員了解反洗錢最新規定和知識,增強反洗錢的合規意識和合規經營能力。 ■ 強化學員學會如何監測洗錢行為、客戶身份識別的基本要求、大額和可疑交易的甄別與報告,有效防范洗錢活動的發生。 ■幫助學員結合實際工作履行反洗錢合規義務的手段及措施,提高學員反洗錢工作水平。
第一講:國際與國內當前反洗錢工作面臨的形勢和金融機構努力方向
一、美國史上最高罰款誕生
案例:某外資銀行洗錢案支付巨額美元罰款
—— 引出反洗錢合規文化的重要性
二、各國調整反洗錢監管的法令和監管力度
1. 美國紐約州合規官負責制
2. 反洗錢過失追究刑事責任
3. 腐敗、詐騙罪和洗錢罪被判死刑
4. 美國監管當局的罰款數據
5. 巨額罰款事件給銀行帶來的代價
6. 2018歐洲議會就利用刑法打擊洗錢犯罪的新法規達成協議
三、中資銀行海外反洗錢挑戰
1. 中資銀行合規經營受關注度越來越高
2. 國際反洗錢監管加碼,中資銀行在海外罰款的數據
3. 中資銀行業務發展的關注點改變:拓展業務轉向風險控制
四、反洗錢新辦法、新形勢與監管要求及導向
1. 反洗錢在中國
2. 當前國內銀行反洗錢工作形勢
3. 國內反洗錢形勢及監管管理變化
4. 反洗錢監管不斷深化,人民銀行反洗錢合規管理要求更高
1)檢查方式重大調整
2)檢查滲透度加大
3)處罰金額加大
4)處罰數據統計力度加大
5. 17、18、19、20年初人行行政處罰要點解析
(注:銀行內部加強反洗錢管理具體措施和啟示)
6. 金融機構需努力的方向(注:銀行內部加強反洗錢管理具體措施)
7. 反洗錢是一個系統性工程(某證券公司處罰案例)
8. 國內銀行從事反洗錢工作的困惑
9. “一帶一路”倡議下 中國金融機構應對反洗錢的挑戰和措施
10. 他行反洗錢主動合規經驗借鑒
11. 反洗錢工作強化公司治理
1)任命獨立反洗錢負責人
2)董事會與業務條線的責任范圍
3)信息數據采集、保存
4)數據跨境傳遞的監管要求
12. 金融行動特別工作組公布中國反洗錢和反恐怖融資互評估報告,對銀行業反洗錢工作的后續影響(注:銀行內部應該從哪些方面去加強反洗錢的管理)
1)有效性評估情況
2)存在問題和建議
3)融入具體業務,金融行業應在哪些方面優先行動
五、2020年人民銀行反洗錢工作要點
第二講:認識洗錢
1. “洗錢”的由來
2. 洗錢的三個階段
3. “八大”洗錢主要手法
4. 洗錢活動的特點
5. “七大”洗錢案例分析
6. “十二大”銀行業務環節面臨的洗錢風險
第三講:理解反洗錢和反恐怖融資
1. 反洗錢和反恐怖融資的相同與區別
2. 中國法下各類反洗錢監管機構
3. 中國洗錢案件主要涉及的犯罪類型
4. 中國洗錢上游7大犯罪
5. 中國洗錢案件特點
1)地域
2)業務
第四講:建立健全反洗錢內部控制度
1. 什么是金融機構反洗錢內部控制?
2. 反洗錢內控制度的原則
3. 反洗錢內部控制制度建設和基本要求
4. 金融機構建立反洗錢內控制度技巧
第五講:反洗錢客戶身份識別與實操技巧
一、如何成功獲取客戶詳細信息——執行KYC流程的重要性
二、了解你的客戶(KYC)
1. KYC的原則
2. KYC四大基本流程
3. KYC八大環節
三、客戶盡職身份識別應把握的四項原則
1. 勤勉盡職原則
案例分析:如何判斷規避監管要求嫌疑
2. “了解你的客戶(KYC)”原則
案例分析:如何透過現象(客戶交易行為)看本質
3. 風險為本原則
案例分析:客戶交易行為規避反洗錢要求的處理
4. 保密原則
案例分析:被凍結賬戶的處理
四、客戶身份識別工作流程建設管理
1. “以客戶為中心”的反洗錢工作流程
2. 風險控制流程與業務流程相融合的現實意義
3. 金融業務全覆蓋
4. 建立金融機構法人層面的風險監控體系
五、開展客戶身份識別工作的方法和工具
1. 主要基礎手段
2. 個人身份驗證
3. 新客戶的客戶身份識別工作
4. 監管對銀行審查開戶要求的歷程
5. 取消開戶許可證后銀行審查開戶的思考
六、重點關注特殊客戶識別
1. 實際受益人
2. 外國政要
3. 代理人
4. 黑名單客戶
5. 國際制裁名單
6. 識別與核實受益所有人預警信號
七、特定業務環節客戶身份識別
1. 大額現金存取業務
2. 銀行在他人代理現金存取開展客戶身份識別工作的注意事項
3. 跨境匯兌業務
4. 銀行批量代發業務
5. 金融產品網絡銷售風控措施
6. 保管箱業務
7. 非面對面業務
8. 買方貼現業務
9. 銀團貸款業務
10. 委托代銷業務
11. 高風險領域業務
12. 高風險國家或地區
八、非自然人客戶受益所有人的身份識別
1. 判定標準
2. 核實方式
3. 強化、簡化或豁免識別措施
4. 資料登記與保存
5. 相關工作銜接
6. 持續關注
九、“特定非”客戶身份識別
1. 監管制度文件
2. 主體范圍
3. 處罰措施
十、委托第三方識別客戶身份
十一、客戶盡職審查(CDD)
十二、客戶篩選和銷戶的管理
十三、對敏感“被制裁國家”的了解和案例研究
十四、妥善保存客戶身份資料和交易記錄
1. 保存內容
2. 保存期限
3. 保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