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象
企業投資人與股東、董事長、總裁、總經理、副總經理、財務總監、等企業高層決策核心管理者
目的
做強,做大,做久,是企業老板/總經理的目標和責任。但企業能否做大做強,很大程度上,則取決于宏觀經濟形態。
內容
《經濟新常態》
課程大綱
馮鵬程老師的課堂以“理論聯系實際、講授與案例相結合、互動式”為特點,通過科學完善的課程體系,運用靈活互動的教學方式為學員提供精美豐盛的思想盛宴!
適用學員:
企業投資人與股東、董事長、總裁、總經理、副總經理、財務總監、等企業高層決策核心管理者
課程特點:
做強,做大,做久,是企業老板/總經理的目標和責任。但企業能否做大做強,很大程度上,則取決于宏觀經濟形態。
培訓大綱:
第一部分 什么是新常態?
新常態是本輪金融危機爆發以后,近年國際上描述發達國家經濟與金融狀況的一個常用說法。該說法在最近兩年的冬季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頻繁出現。而中國經濟從2013年開始進入到一個增長速度相比之前明顯下降的發展階段,新常態也因此被反復用來描述中國經濟的新形勢。
一、發達國家的新常態
二、中國之外新興市場國家的新常態
三、中國新常態
第二部分 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經濟發展的大邏輯
一、新常態下我國經濟發展的內在支撐條件和外部需求環境都已發生深刻變化
1、世界經濟格局深刻調整,全球經濟緩慢低速增長。
2、中國經濟發展面臨瓶頸,轉型升級任務艱巨繁重。
3、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經濟強國目標任重道遠。
二、全面認識中國經濟新常態的基本趨勢和特征
中國經濟處于“三期疊加”,即所謂的增長速度換擋、結構調整陣痛、前期刺激政策消化。
1、經濟增速的新常態:內外紅利衰退,從高速增長向中高速增長換擋
1)供給端的新常態:人口紅利衰退,儲蓄率出現拐點,潛在增速下滑,勞動力比較優勢喪失
2)需求端的新常態:全球化紅利衰退,全球經濟從失衡到再平衡,外需和外資從漲潮到退潮
2、結構調整的新常態:從結構失衡到優化再平衡
1)產業結構的新常態:從工業大國向服務業強國
2)質量結構的新常態:從“吹泡沫”到“擠水分”,實現有效益、有質量的增長
3)區域結構的新常態:從各自為戰到協同發展,打造一弓雙箭格局
4)金融結構新常態:打破金融壟斷,讓利實體經濟
3、宏觀政策的新常態:前期政策消化期,從西醫療法到中醫療法
1)財政政策的新常態:從挖坑放水到開渠引水,從建設型財政到服務型財政
2)貨幣政策的新常態:從寬松貨幣到穩健貨幣,從總量寬松到結構優化
3)供給管理的新常態:從淺水區改革到深水區改革
中國經濟下行是結構性問題,靠宏觀政策是無法解決的。只能下定決心,進行實質性改革,這個改革既包括經濟體制改革也包括政治體制改革,既包括企業新常態,也包括政府新常態。
第三部分 新常態新政府
一、新常態新環境:創造一個新的制度環境
1、自由的新環境
2、法治的新環境
二、依靠改革創新,主動適應中國經濟新常態,加快從經濟大國走向經濟強國
1、堅持穩中求進總體基調,保持經濟平穩健康增長。
2、堅持提高經濟質量基本方針,實現創新驅動經濟新常態。
3、堅持防范經濟風險基本思路,提高經濟穩步發展的信心。
4、堅持全面深化改革基本方向,增強經濟發展內生動力。
5、堅持保障改善民生基本歸宿,促進城鄉人民包容共享發展成果。
第四部分 新常態新企業
一、新常態新商業價值觀
二、新常態新精神(企業家精神)
三、新常態新思維(互聯網思維 整合思維)
四、新常態新選擇(方向、商業模式、管理模式)
五、新常態新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