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背景
為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推動中國經濟的轉型升級,綠色低碳已成為我國未來發展的必由之路。“十四五”規劃不僅將綠色列為五大新發展理念中的重要一環,文中還共有50次提到“綠色”,足可見國家對綠色發展的高度重視。建筑及建材行業作為控排難度最高的行業,如何應對碳中和與市場化轉型已成為應重點思考與探索的問題。
“碳達峰、碳中和”背景下建筑行業有哪些機遇?
雙碳政策下建筑行業在面臨哪些挑戰?
應對碳中和發展我們能做哪些應對措施?
如何把巨量投入良性轉化為收益?
本套課程整合政策、電力領域的學術和實踐資源,共同探索企業如何應對建筑行業碳中和發展,如何通過節能技改及數字化等方式參與實現碳中和。
課程收益
洞悉環境 碳中和發展背景的機遇與挑戰
方法掌握 掌握轉型先機,能在新形勢下游刃有余
模型建立 匯集雙碳生態圈層,構建未來發展藍圖
因素分析 對碳市場的情況分析,給出未來擴容的方法論
課程內容
一、碳達峰與碳中和的基本概念和實現路徑
1. 碳中和的背景
2. 國際基石議定文件解析
3. 國際層面碳中和的博弈
4. 歐盟CBAM碳關稅政策和美國《清潔能源法案》
二、碳中和的實現路徑
1. 碳中和實現路徑概覽
- 實現碳中和的邏輯
- 實現碳中和的綜合路線
- 實現碳中和的7種方式
2. 碳中和實現路徑詳解
- 風能——西電東送、海上風電
- 光伏——存在不穩定性
- 核能——第四代核能技術
- 儲能——材料壁壘、研發周期
- 綠色溢價——各行業減排難度排名
三、 雙碳背景下的建筑行業
1 . 建筑碳中和的政策背景
- 國際與國內形勢
- 國內政策發展與解讀
- 建筑節能與可再生能源通用規范
2. 國際建筑碳中和發展經驗
- 政策驅動
- 利益驅動
3. 我國建筑碳中和發展路徑
- 發展推演
- 施普倫三角
- 源頭減量
- 回收利用
- 能源替代
- 節能提效
- 負碳技術
4. 建筑能耗的碳排放測算方法
- 方法體系
- 運營階段
- 計算范例及依據文件
- 進階課程
四、建筑碳中和先進技術及成功案例
1. 先進技術及成功案例
- 中國建院
- 北京城市副中心
- 紐約帝國大廈
- 外灘三號
2. 建筑碳中和結論及展望
五、建筑企業的創新業務模式案例
1 . 先環農一體,固碳惠農
- 基于生態碳匯的鄉村振興方案
- 土壤質量檢測
- 打造“1托N”低碳鎮+零碳村模式
- 低碳村鎮解決方案
- 引入優質農產品供應鏈
- 村域小循環項目案例
- 項目運營模式
六、碳市場的原理和發展歷程
1 . 為什么需要碳市場
2 . 全球碳市場的建立 碳交易機制原理與全球碳市場
- 碳市場交易原理
- 碳市場交易邏輯
- 全球碳市場發展情況
- 歐盟碳市場
3 . 我國碳市場
- 我國碳市場時間進度表
- 區域碳市場概覽
- 碳市場發展路徑展望
七、企業碳資產開發及碳資產管理
1. 企業碳管理團隊的理想架構和主要責任
2. 信用碳資產
- 全球主流信用碳資產介紹
- 雙市場的同步建設我國CCER的開發及交易流程
3. 企業可用碳金融工具
- 碳債券
- 碳質押
- 碳基金
4. 企業碳資產開發及管理案例
- 工廠場景節能降碳案例
- 倉庫場景節能降碳案例
5. 企業不同碳市場履約策略造成的不同履約成本
6. 企業碳資產運營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