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雙修”——中國城市的生態復興之路
[ 培訓講師 ] 阮孟晉 博士
[ 課程時間 ] 半天
[ 課程大綱 ]
1. “城市雙修”提出的背景與針對的問題
1) 住建部:中國亟需治理“城市病”
2) 環保部:中國城市亟待轉變城市發展方式
3) 地方政府:需要提升城市綜合治理能力
4) 百姓:需要和諧宜居、富有活力和特色的現代化城市
2. “城市雙修”理念與發展目標解讀
1) 指導各種“城市病”的治療
2) 實現城市向內涵集約發展方式的轉變
3) 建設生態文明城市、田園城市
4) 營造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良好社會環境
3. “城市雙修”推動城市治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1) 修復城市中被破壞的自然環境
2) 改善城市中被破壞的生態環境
3) 修復城市設施方便百姓居住生活
4) 修復人工空間環境和景觀風貌
4. 十三五時期“城市雙修”的建設重點目標
1) 改善生態環境質量
2) 補足城市基礎設施短板
3) 提高公共服務水平
4) 保護城市肌理和特色建筑
5. “城市雙修”之一:生態修復的建設重點領域
1) 加快山體修復——探索多元的山體修復利用模式
2) 開展水體治理和修復——構建良性循環的城市水系
3) 修復利用廢棄地——建設郊野公園等實現廢棄地再利用
4) 完善綠地系統——用生態廊道修復被割斷的綠地系統
6. “城市雙修”之一:城市修補的建設重點領域
1) 增加公共空間——拓展城市公共空間滿足居民生活和活動的需要
2) 提高服務能力——減少城市風險提高老舊城區承載能力
3) 改善出行條件——打開封閉社區增加支路網密度
4) 改造老舊建筑——老舊建筑改造再利用提升住宅使用功能
5) 保護歷史文化——有效保護歷史建筑延續城市肌理
7. “城市雙修”項目資金如何保障
1) 整合使用各類轉移支付資金
2) 財政年度計劃安排固定比例的資金
3) 發揮好政府資金的引導作用
4) 大力推行PPP模式
8.“城市雙修”的案例分析
1) 三亞“城市雙修”城市綜合環境系統改造案例
2) 深圳“城市雙修”灣濱海濕地系統實施案例
3) 珠?!俺鞘须p修”城市公園微改造實施案例
4) 加拿大湯米遜公園廢棄地的再生實施案例
5) 日本筑波科學城農田與市區相互滲透實施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