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從成立開始直至注銷解散,猶如人的一生,始終與稅收打交道。企業的稅收不是在財務處理階段出現,而是產生在經營環節。非財務管理人員處于經營第一線,如果不懂稅收知識,一紙合同一個無知方案,可能會給企業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反之,也會給企業帶來巨額收益。這就是非財務崗位的管理人員為何要學習稅務知識的關鍵所在。
適應對象:企業高管層及中層非財務管理人員等。
核心提示:了解稅種的大致框架,聽懂稅收語言,理解配合財務工作。經營過程考量稅收因素,實施納稅籌劃,防范納稅風險。
課程收益:對稅收業務不再外行,能夠與財務人員進行專業溝通。建立起“向財務要效益”的理念。通過納稅規劃實施節稅,不再為逃稅風險而苦惱。第一模塊:稅是什么?
1.人生與稅收的關系
2.我國的稅種知識概況
3.我國稅負高低分析
第二模塊:誰來關心稅收問題?
1.項目人員需要熟悉稅收知識
2.人事部門需要熟悉稅收知識
3.企業決策者需要懂稅收政策
第三模塊:企業納稅管理的五大策略
策略一:不要低估納稅風險 堅決克服僥幸心理
策略二:納稅管理是老總管理 決策與執行一個不能少
策略三:企業經營與重大決策,需精細化研究稅收政策
策略四:遇到納稅不公事件 堅持原則據理力爭
策略五:規模以上企業必須配備高素質稅務顧問
第四模塊:企業的納稅規劃
1.怎樣進行節稅籌劃?
2. 偷稅與避稅的區別
第五模塊: 企業“偷稅”如何規避刑事處罰風險?
逃稅與避稅的區別與聯系
逃稅不被追究刑事責任的前提條件與注意事項
案例集錦
1.財政土地返還款納稅案
2.招聘員工補稅案
3.職工獎勵納稅案
4.見義勇為獎金納稅案
5.房產經紀公司信用卡偷稅案
6.電氣公司兩套賬偷稅案
7.軟件公司行賄逃稅案
8.收購股權間接買地納稅案
9.股權轉讓對賭協議納稅案
10.公安局異地追討稅款非法案
11.偷稅追訴期糾纏案
12.資本公積轉增股本補稅案
13.轉讓股權節稅億元案
14.房產轉租節稅案
15.墊資施工抵稅變偷稅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