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大綱
第一部分《會計法 》相關知識
一、會計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則
《會計法 》是我國會計工作的根本大法,由國家最高權力機關—全國人大通過一定立法程序頒布發行的會計法律,是會計行為的最高法律規范。
1999年10月31日,第九屆人大常委會對《會計法 》進行了修訂,定于2000年7月1日起施行。
《會計法 》的基本原則:保證會計資料真實、完整,加強經濟管理和財務管理,提高經濟效益,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具體表現在:
?。?)首要性原則;(2)重要性原則。
二、會計法對單位負責人的基本要求
《會計法》第四條規定:“單位負責人對本單位的會計工作和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完整性負責。”
《會計法》第二十一條規定:“財務會計報告應當由單位負責人和主管會計工作的負責人、會計機構負責人簽名并蓋章。單位負責人應當保證財務會計報告真實完整。
《會計法》第二十八條規定:單位負責人應當保證會計機構、會計人員依法履行職責,不得授意、指使、強令會計機構、會計人員違法辦理會計事項。
案例(一)
三、違反《會計法》單位負責人應承擔的法律責任
依法建帳的法律責任
會計憑證的法律責任
會計賬簿的法律責任
財務會計報告的法律責任
違反《會計法》的法律責任
案例(二)
第二部分 管理層應掌握的會計基礎知識
一、會計假設、會計原則
二、會計要素
?。ㄒ唬┵Y產;
(二)負債;
?。ㄈ┧姓邫嘁妫?br/> ?。ㄋ模┦杖?;
(五)費用;
(六)利潤
三、 財務報告的構成
四、企業會計準則
企業會計準則是規范企業會計信息生成、約束會計核算的規則,也是評價會計工作質量的標準。
2006年2月15日,財政部發布了1項基本會計準則和38項具體會計準則。經過各方多年努力,我國終于構建起適應中國國情又充分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實質性趨同的、涵蓋各類企業(小企業除外)各項經濟業務、獨立實施的會計準則體系。
(一)新會計準則的出臺背景
經濟全球化的趨勢
亞洲金融危機的警示
國際會計理事會的推動
我國發展經濟和對外貿易的需要
——會計準則是國家或企業取得市場經濟地位的必要條件
?。ǘ┬聲嫓蕜t體系
?。ㄈ┬聲嫓蕜t的主要特點及對企業的影響
會計準則強調了對于資產負債表日的企業財務狀況的真實反映,而不像會計制度僅僅簡單關注企業損益情況。
會計準則更重視企業資產的質量以及揭示可能存在的風險,而不像會計制度僅僅關注效果和對歷史的總結。
案例(三)
第三部分 管理層應掌握的財務管理知識
一、成本管理
?。ㄒ唬┏杀緲嫵?br/> ?。ǘ┏杀竟芸貙ζ髽I的作用和重要性
?。ㄈ┏杀竞怂闩c盈虧計算
?。ㄋ模┢髽I成本降低對策和方式
案例(四)
二、全面預算的編制與管理
?。ㄒ唬┤骖A算的重要性和原則
?。ǘ┚幹迫骖A算
案例(五)
?。ㄈ┤骖A算的跟蹤與控制
?。ㄋ模┤骖A算重點、難點和容易存在的問題
案例(六)
三、企業應收賬款的分析與管理
(一)企業應收賬款的分析
(二)企業應收賬款的管理
(三)減少應收賬款風險的對策
案例(七)
第四部分 管理層應掌握的稅收知識
一、所得稅的概念
二、新所得稅法簡介
(一)準予在所得稅前扣除的項目
案例(八)
(二)所得稅前不可扣除的項目
案例(九)
?。ㄈ衅髽I的稅收優惠政策
案例(十)、(十一)
三、新所得稅法下的納稅籌劃
案例(十二)
三、課程范圍
本課程適于各類企業的董事會成員、高中級管理層、各級財務管理人員,如集團主管財務的副總經理、總會計師、主任會計師、財務總監、財務部總經理、財務經理及其他管理人員等。
四、培訓需要時間
培訓需要時間:1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