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背景:
相對于勤奮踏實、具有高度敬業精神的60、70后,85后、90后的價值觀更加多元化、他們更加自我、更加有個性、更加富有創造性,更加追求社會的認同和群體的贊賞,但同時,他們也缺乏傳統意義的“敬業”和“勤勉”。
他們不再喜歡“被管理”,而更加樂于在一種能夠自我管理、自我激勵的環境下工作。
隨著85、90后日益成為企業的中堅力量,針對他們的“管理”也成為一門動態的創新學科,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試圖將心理咨詢技術和管理藝術結合起來,在充分了解這一特定群體的心理活動規律、了解他們的情感、人格、人際關系、個性等因素的基礎上,實行針對性的差異化的管理。
現代心理咨詢技術,如面詢、面質、情感反應、同理心、投射、影響等柔性技術,可以幫助管理者提升人際洞察的有效性,幫助管理者拓寬行為疆界,系統梳理“管”和“理”的角色,在充分的傾聽和理解的基礎上,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和主動積極性,令員工從被要求、被管理的被動狀態過渡到樂于承擔責任、積極為企業出謀化策的主動狀態。
課程對象:各級別的管理人員、人力資源
課程時間:1天
課程對象:
第一部分:了解85、90后
一、85、90后的成長環境及社會環境
1、成長環境一:家族的核心、關注的核心
2、成長環境二:依賴父母包辦解決問題
3、社會環境一:父輩的吃苦不愿傳承
4、社會環境二:變革之初,高期望值與精英化教育
5、社會環境三:開放與國際化
小組討論:用以前的標準去評價90后是否正確?
90后的下屬在工作中有哪些表現?
二、85、90后的心理特點:
1、崇尚自我、獨特及個性
2、人際關系的幼童化
3、責任意識缺失
4、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案例分析:面試過程中90后小王的表現
案例分析:畢業兩年的大學生已經跳槽4次
小組討論:90后下屬的心理特點在工作中的表現?
現有的針對90后下屬的解決方法?
三、85、90后的行為特點:
1、彰顯個性、與眾不同、我有我風格
2、極強的求知欲和創新精神
案例分析:90后小李在工作中的表現
小組討論:面對工作中小李的表現,自己平時是怎么應對的 ?
四、85、90后的職業訴求和職業價值觀
1、他們看重就業的環境和氛圍
2、他們看重工作給他們帶來的價值感和快樂感
3、薪酬反而居于其次的位置
小組討論:如何對90后下屬進行薪酬管理?
五、85、90后是面向未來、面向世界的一代
管理只能創新順應,不可逆轉
小組討論:怎樣走進90后下屬的內心?
第二部分:心理咨詢技術在新生代管理中的運用
一、傾聽技術在管理中的運用
案例:傾聽員工發泄不滿
案例:傾聽員工言外之意
二、提問技術在管理中的運用
1、診斷性提問技術在管理中的運用
案例:提問找沒完成績效任務的原因
2、滲透性提問技術在管理中的運用
案例:提問找到下屬的盲點與誤區
3、影響性提問技術在管理中的運用
案例:總監批評下屬怎么讓他愿意承認改正錯誤
4、三種提問技術的綜合運用
案例分析:面試時問“為什么要辭職?”
三、反饋技術在管理中的應用
1、建設性反饋:
1.1、描述而非評價
案例:批評員工遲到
1.2、建議而非指點
案例:你要不要試一試
3、即時化反饋技術在管理中的應用
案例:勸說猶豫辭職的下屬
四、面質技術在管理中的運用
案例:怎么教育總是辭退下屬的主管
五、反饋技術和面質技術的綜合運用
視頻案例:《穿普拉達的女王》
情景演練:調解兩個下屬之間嚴重沖突不合作
六、將人際影響力轉化成激勵
1、小組研討:什么東西能夠激勵他們?挖掘激勵源
案例分析:總監面對“懶惰”的80后海歸,
采取怎樣的激勵措施扭轉局面。
2、雙因素理論及激勵源
2.1、保健因子:只能增加不能減少
只能消除不滿意,而不能提升滿意度。
討論:保健因素有哪些?
2.2、激勵因子:真正帶給員工滿意度
討論:激勵因子有哪些?
案例分析:決定小王離職的原因
3、不當激勵:糾錯模式
案例:針對90后員工的缺點和失誤怎么說呢?
4、斯金納強化理論:想要什么就激勵什么
案例:加薪
小組討論:怎樣運用強化理論管理下屬?
總結、回顧、實踐應用行動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