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背景
你知道
——勞動者應聘期間/入職之后提供虛假資料/履歷的風險及應對措施是什么?
——防止出現試用期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三條基本措施是什么?
——平日/周末/法定休假日加班,能否安排補休而不予支付加班費?
——如何應對勞動者否認違紀違規事實、拒交《檢討書》、拒簽《警告信》以及《解除/終止勞動合同通知書》?
——如何做到單方面的調崗調薪能最大程度地降低企業的法律風險?
——勞動者違約中賠償責任的三個構成要件是什么?
——如何規避法定標準下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法律風險?
——泡病假的應對措施有哪些?
——用人單位或勞動者主動提出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補償及其操作技巧是什么?
——什么是勞動合同管理中的人力資源管理預防策略?
以上十大勞動爭議疑點、難點、熱點問題,將由國內著名勞動法/勞動關系管理實戰專家、著名勞動爭議預防與應對專家畢春秋老師帶您各個擊破,為企業提供切實可行的實操解決方案,以防控企業面臨的各種勞動法律法規風險。
課程收益
1.帶領學員對《勞動合同法》下的十大勞動爭議疑/難/熱點問題進行全面解析
2.通過大量經典案例對所有疑/難/熱點問題給出逐一應對措施
3.幫助學員短期內掌握勞動爭議中的法律法規要點,以期立竿見影地運用于實際工作之中
4.幫助學員培養預測勞動用工風險的思維習慣,理順勞動合同管理各階段的法律法規要點
5.通過案例分析,提升學員實操能力,檢驗學員學習效果,使其掌握有效預防和化解勞動用工風險的實戰技能技巧
6.通過學習,拓展學員視野,提高學員的勞動合同綜合管理水平
課程對象:HR從業者/專員/主管/經理;企業中/高層管理人員;企業法務人員等
課程特色:課堂講授 案例分析 小組討論 互動演練,突出實戰性與實用性
課程大綱
第一章 招聘入職中的疑點、難點、熱點問題全解與應對
1.勞動者應聘期間/入職之后提交虛假資料/履歷的風險及其應對
2.入職體檢的必要性及其風險應對
3.離職證明與雙重勞動關系、保密或競業限制的風險應對
4.工作地點、工作崗位及勞動報酬的預先設計與約定
5.雙方關于勞動者入職后唯一有效通訊送達地址的約定
6.試用期勞動者的崗位職責/績效目標/工作任務/工作量的預先設計與約定
7.勞動者在試用期因不合格被解除勞動合同,是否需賠償單位支付的培訓費?
(案例一、二)
第二章 試用期中的疑點、難點、熱點問題全解與應對
1.試用期與合同期的約定風險
2.“入職/試用條件”與“錄用/轉正條件”的聯系與區別
3.《入職/試用通知書》與《錄用/轉正通知書》的異同及其表述風險
4.用人單位單方提前轉正與勞動者主動申請延長試用期的風險
5.因為勞動者事假/病假原因能否延長試用期
6.如何撰寫《試用期不合格通知書》
7.試用期以“不勝任工作”為由解除勞動合同的風險
8.防止出現試用期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三條基本措施
9.態度、一般態度與工作滿意度
(案例三、四)
第三章 工資標準及加班與值班中的疑點、難點、熱點問題全解與應對
1.工資總額的概念與構成
2.不屬于工資的范疇
3.如何設計工資結構以降低加班費成本
4.加班與值班的區別
5.如何認定無故拖欠工資
6.不屬于克扣工資的情形
7.工資標準爭議的舉證責任
8.如何避免未經批準自行加班,并于離職后追討加班費
9.平日/周末/法定休假日加班,能否安排補休而不予支付加班費
(案例五、六)
第四章 規章制度中的疑點、難點、熱點問題全解與應對
1.如何解讀與實操“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
2.違法解除的比支付經濟賠償金(2N)更為嚴重的后果是什么
3.確保勞動者違紀違規的事實與規章制度的規定相吻合
4.如何應對勞動者否認違紀違規事實、拒交《檢討書》、拒簽《警告信》以及《解除/終止勞動合同通知書》
5.民事訴訟八大證據材料的證明力排序
6.處理違紀違規員工的最佳時段是什么
7.處理違紀違規員工中,充分利用工會在程序合法中的法定作用的重要意義
8.出具/不出具“解除/終止勞動合同證明”的風險及其應對
9.違紀違規員工的薪酬調整處理策略
(案例七、八)
第五章 調崗調薪中的疑點、難點、熱點問題全解與應對
1.雙方協商調崗調薪的相關法律規定
2.用人單位可以單方調崗的法律依據
3.其他用人單位可以單方調崗調薪的情形
4.如何做到單方面的調崗調薪能最大程度地降低企業的法律風險
5.如何在勞動合同中明確約定調崗調薪的條件
6.用人單位調整勞動者薪資的綜合要點
(案例九、十)
第六章 培訓服務期、保密協議、競業限制及違約金中的疑點、難點、熱點問題全解與應對
1.如何權衡合同期與培訓服務期的輕重緩急并有效應對違約金的支付問題
2.保密、競業限制、競業禁止的區別與聯系
3.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由勞動者承擔違約金的情形
4.勞動者是否支付違約金的三種情形
5.保密與競業限制實操
6.勞動者違約中賠償責任的三個構成要件
(案例十一、十二)
第七章 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中的疑點、難點、熱點問題全解與應對
1.低于法定標準支付經濟補償有無法律風險
2.如何規避法定標準下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法律風險
3.近年來,各地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案件大幅增加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企業中海量存在的“自動離職”員工埋藏著哪些巨大的法律風險
5.用人單位應對“自動離職” 員工的三條基本措施
(案例十三、十四)
第八章 “泡病假”員工管理中的疑點、難點、熱點問題全解與應對
1.泡病假的目的
2.泡病假與雙重勞動關系及競業禁止的競合處理
3.泡病假的表現形式
4.泡病假的應對措施
(案例十五、十六)
第九章 經濟補償金/賠償金中的中的疑點、難點、熱點問題全解與應對
1.用人單位需支付經濟補償的情形
2.用人單位需支付經濟賠償的情形
3.勞動者可否同時主張經濟補償和經濟賠償
4.“50%額外經濟補償金”是否繼續適用
5.用人單位或勞動者主動提出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補償及其操作技巧
6.經濟補償金的基數及年限計算標準,以及與《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二十條的比較
7.2008年前后關于經濟補償之相關法律規定
8.2008年前后關于經濟賠償之相關法律規定
9.關于跨2008年經濟補償金的四個經典案例
(案例十七、十八)
第十章 勞動合同管理中的人力資源管理預防策略
1.勞動者關于提供虛假資料/履歷的法律承諾(《勞動合同法》第八條)
2.勞動者關于保密或競業限制的聲明(《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五條)
3.雙方關于勞動者唯一有效通訊送達地址的約定(《勞動合同法》第十七條)
4.雙方關于勞動者工作地點的約定(《勞動合同法》第十七條)
5.雙方關于勞動者崗位、薪酬調整的約定(《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五、四十條;最高法司法解釋)
6.簽訂勞動合同通知書(《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五條)
7.勞動合同變更協議書(《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五條)
8.解除/終止勞動合同通知書(《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一、四十條)
9.預防直線部門經理擅自口頭解除員工勞動關系的應對策略與措施
10.《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協議書》(《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六條)
(案例十九、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