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講:般若行,能成佛的領導者
經文: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
第一節、能成佛的領導者
1、領導,一個高智商的職業
2、覺悟,一次從未經歷過的心靈旅行
3、觀照,領導的自性修為
4、涅槃,從卓越到金剛的領導者
第二節、真我,領導者的菩提智慧
1、 自我,權力型領導者的心智模式
2、 實我,角色型領導者的心智模式
3、 名我,價值型領導者的心智模式
4、 圣我,使命型領導者的心智模式
5、 真我,菩提型領導者的心智模式
第二講:三法印,領導者的大道正法
經文:一切有為法,念念生滅皆無常;一切法無我;寂滅涅槃。
-《大智度論》
經文: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金剛般若波羅密經》
第一節、 諸行無常,領導者的行為正法
1、 下君之策:用已之力的領導行為
2、 中君之策:用人之力的領導行為
3、 上君之策:用人之智的領導行為
4、 應者云集:領導者影響別人的方法智慧
第二節:諸法無我,領導者的職責正法
1、 真我自性:領導者的自我認知
2、 放下解脫:領導者的職責困境
第三節:寂靜涅槃,領導者的境界正法
1、 空慧寂靜:領導者的境界修為
2、 愿景涅槃:領導者的愿景設計
3、 不二法門:領導者的凝聚力
分析:如何設計團隊的文化核心
第三講:四圣諦,認清領導的真相
經文: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
第一節、苦諦,揭開領導的真相
1、 法理:人生的真相
2、 管理:領導的真相
第二節、集諦,了解領導的原則
3、 因果輪回與領導績效
4、 對癥下藥的領導思維
案例:毛澤東的領導原則
第三節、道諦,探尋領導的方法
5、 管思想比管行為更重要
6、 信愿行,讓部屬自動自覺的領導力
案例:槍桿子里面出政權的領導方法
案例:“天葬”背后的領導真理
第四節、滅諦,解決領導的困惑
第四講:五蘊空,經營管理的大哲理
經文: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
第一節、五蘊皆空,色受想行識
1、 團隊的本質:色蘊管理
2、 團隊的動機:受蘊管理
3、 成員的思想:想蘊管理
4、 一致的行動:行蘊管理
5、 成長的階梯:識蘊管理
第二節、因勢利導,動機與領導力
案例:五大動機與導引術
第三節、達成共識,價值觀與領導力
案例:組織情緒與工作氛圍
第四節、過程結果,執行力與領導力
案例:執行力與領導力的博弈對決
第五節、企業智慧,知識管理與領導力
案例:企業競爭力是如何培養的
第五講:六法門,領導者的波羅密
經文: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密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
經文: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金剛般若波羅密經》
第一節、布施波羅密:領導者的自我犧牲精神
1、 佛陀的慈悲與博愛
2、 放下是一種境界
3、 領導者的付出與自我犧牲
第二節、持戒波羅密:領導者的有所不為
1、 領導者的職責與權責
2、 領導者該干和不該干的事
3、 有所為,有所不為才是好領導
第三節、忍辱波羅密:領導者的胸襟與氣度
1、 生忍:領導者的胸襟
2、 法忍:領導者的氣度
第四節、精進波羅密:領導者的自我激勵
1、 身精進:領導者的勤奮進取
2、 心精進:領導者的無上精進
第五節、禪定波羅密:領導者的定力
1、 世間禪:領導者領導風格
2、 出世間禪:領導者的育材度人
第六節、般若波羅密:領導者的智慧修煉
1、 聲聞智慧:領導者的學習力
2、 辟支智慧:領導者的悟性
3、 佛智慧:領導者的空觀真力
第六講:七菩提,領導者的大覺悟
經文: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
-《金剛般若波羅密經》
第一節、 擇法菩提,領導者的分析能力
第二節、 精進菩提,領導者的執著進取
第三節、 喜覺菩提,領導者的積極心態
第四節、 除覺菩提,領導者的空靈心境
第五節、 舍覺菩提,領導者的得失觀念
第六節、 定覺菩提,領導者的所范氣魄
第七節、 念覺菩提,領導者的永恒價值
第七講:八正道,領導者的菩提樹
經文: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金剛般若波羅密多經》
第一節、 正見,領導規劃
第二節、 正思,領導決策
第三節、 正語,領導指揮
第四節、 正業,領導執行
第五節、 正命,領導調整
第六節、 正精進,領導壓力
第七節、 正念,領導信念
第八節、 正定,領導結果
第九講:十善業,菩提領袖的不二法門
經文:當知菩薩有一法,能斷一切諸惡道苦。何等為一?謂于晝夜,常念思惟、觀察善法,令諸善法念念增長,不容毫分不善間雜。是即能令諸惡永斷,善法圓滿。常得親近諸佛、菩薩及余圣眾。言善法者,謂人、天身,聲聞菩提、獨覺菩提、無上菩提,皆依此法以為根本而得成就,故名善法。此法即是十善業道。何等為十?謂能永離殺生、偷盜、邪行、妄語、兩舌、惡口、綺語、貪欲、嗔恚、邪見。
-《佛說十善業道經》
第一節、 仁,領導者的慈悲法門
第二節、 利,領導者的義利法門
第三節、 禮,領導者的貞良法門
第四節、 誠,領導者的無欺法門
第五節、 爭,領導者的溝通法門
第六節、 和,領導者的凝聚法門
第七節、 語,領導者的攻心法門
第八節、 施,領導者的成敗法門
第九節、 忍,領導者的福報法門
第十節、 聞,領導者的中正法門
第十講:涅槃天,領導是一種修行方式
經文:一切眾生,悉有佛性。
-《大涅槃經》
經文:一切法皆是佛法。
一切圣賢,皆以有為法而有差別。
-《金剛般若波羅密經》
第一節、 美麗的鳳凰
第二節、 一切的因緣
1、 六道輪回,過程結定結果
2、 十二因緣,求佛不如求已
第三節、當下成佛,領導是一種最好的修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