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對象】
優增對象、猶豫期壽險新人、兼職壽險代理人
【培訓收益】
● 引發增員對象對職場經歷的深度思考,對保險業的事業發展高度認同,促進增員對象重新評估自己的職業現狀與發展前景; ● 學會5個職場方法論,深刻理解順勢 借勢的重要性,促進增員對象現場參加新人班決策; ● 理解并認可完美事業的6大標志,促進增員對象現場做出參加新人班決策
課程背景:
創說會已是各代理人團隊常用的促進增員的活動,壽險公司增員對象可以分為兩類:有職場經驗的和沒有職場經驗的。
對于有職場經驗的增員對象而言,他們對過往的職場經歷有切身的感受與思考,通過系統化分析、推演,總結出職場五大方法論,可以引發他們的共鳴,無論他們過往的職場經歷是開心還是不開心,打工心態總是悲哀的,通過打工獲得完美的終身事業發展是不切實際的。課程進而拋出“完美事業的6大標志”,為增員對象呈現高反差對比,引發他們的深度思考。最后總結保險代理人便是完美的事業發展,并用課程開篇的方法進行行業前景、企業地位的分析,呈現出一副完美事業發展的圖景。
對于第二類沒有職場經驗的增員對象,系統化的職業選擇分析、職場方法論、完美事業6大標志等內容有助于他們建立結構性思考,并建立對保險業的高度認同感,進而渴望在保險業大展拳腳,實現自己的完美事業發展。
課程方式:講師講授 案例教學 情景模擬
課程大綱
導引:一份完美的事業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思考:你對現在的工作滿意嗎?該如何客觀評價一份事業?
第一講:一份看似完美的職業
案例:講師曾經一份工作的薪資&福利清單
一、宏觀行業分析
1. 四個指標分析行業的基本情況——發展階段、市場容量、增長率、滲透率
2. 1個方法分析行業的外部環境——PEST分析
案例:消費電子行業的行業分析
二、中觀企業分析
1. 1個方法分析企業競爭力——波特五力分析
2. 1個方法分析企業的產品結構——波士頓矩陣
案例:索尼的企業分析
三、微觀個人分析
1. 5個客觀評價維度:收入、地點、時間、內容、通道
2. 2個主觀評價維度:是否喜歡——事、是否開心——人
案例:職場的對事不對人與對人不對事
第一講總結:打工也需要科學的方法
第二講:職場三大要害
1. 健康——離開健康一切都是空談
案例:職場頓悟
2. 辦公室政治——所有不開心的事都很難堅持
案例:站錯隊的小李
3. 職業發展瓶頸——5大因素導致總會遇到天花板
案例:一將功成萬骨枯的一線銷售
1)塔尖效應——組織結構因素
2)廉頗老矣尚能飯否——年齡因素
3)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企業因素
4)優勝劣汰與鯰魚效應——競爭因素
5)彼時蜜糖此時砒霜——變革因素
4. 職場的毒品——原地重復(職業發展瓶頸的深度分析)
案例:從意氣少年到頹廢大叔
第二講總結:職場的毒性,打工者的悲哀,這是亙古不變的規律
第三講:職場五大方法論——十年外企經驗總結五大職場方法論
一、職場方法論之一——選擇比努力重要
1. 有關職場的啟發來自初中物理——牛頓三個運動定律
1)改變你的力來自哪里?——內生動力、外施動力
2)你的奮斗有加速度嗎?——奮斗的速度與奮斗的加速度
3)保持現狀力 vs. 改變現狀力——突破舒適區的改變并不容易
案例:杜老師的職場選擇
2. 標量與矢量——看似一樣卻大相徑庭,穿過職場的迷霧
案例:偽光明中前行的小強
二、職場方法論之二——順勢 借勢
案例:從飛機的起飛原理思考職場
1. 有關選擇的啟發來自兩個經濟學概念——沉沒成本、機會成本
2. 舒適圈的兩大可怕之處——沉沒成本>機會成本、被偽光明籠罩
3. 讓成本陡增的兩個因素——杠桿、復利
4. 你擁有的核心資源——青春
5. 給奮斗加速度的杠桿——順勢 借勢
案例:人和人的差距到底是如何被拉開的
三、職場方法論之三——做時間的朋友
1. 時間是奮斗的復利
案例:你戰術上的勤奮彌補不了戰略上的懶惰
2. 復利三要素——初始投入、時間、增長率
思考:你現在的職業滿足復利公式嗎?
四、職場方法論之四——清晰的目標
1. 訂立清晰目標的原因——錨定效應
案例:以目標為錨
2. 訂立清晰目標的三個方法
1)SMART原則——具體、可衡量、可實現、相關性、時限性
2)WBS方法——項目→任務→工作→日常活動
3)里程碑方法——以目標為導向的目標分解
案例:常立志與立長志
3. 清晰管理目標進程的方法——甘特圖
案例:用項目管理的方法賣保險
五、職場方法論之五——永不說謊
案例:用謊言圓謊言
1. 永不說謊的原因——首因效應
2. 首因效應的四大特點——鮮明、牢固、決定日后進程、與對錯無關
3. 說謊的代理——近因效應
4. 近因效應的三大特點——前功盡棄、無法彌補、以謊圓謊
第三講總結:五大方法太多,那只需要記住第一條——選擇比努力重要
第四講:完美事業的6大標志——永遠不要將打工當做事業
思考:從宏-中-微三觀分析可以評價一份職業,用什么方法可以評價一份事業呢?
一、低成本——一份事業的兩個成本
1. 啟動成本——一次性成本 vs. 沉沒成本
2. 運營成本——持續性投入 vs. 沉沒成本
案例:一家川味面館的創業教訓
二、無風險——一份事業的三大風險
1. 投資風險
2. 經營風險
案例:常小姐的奶茶店
3. 非經營性風險(法律、稅務、債務、政策、技術)
案例:一個十拿九穩的創業項目
三、高收入——兩種收入模式
1. 主動收入——時薪衡量法、手停是否口停
思考:疫情后單一的主動收入是否安全?
2. 被動收入——“睡后”收入、共贏商業模式
思考:疫情后的冷思考,是整體經濟不行了還是你的經濟不行了?
四、享自由——自由的四重境界
1. 時間自由
2. 行動自由
3. 心靈自由
4. 財務自由
五、穿越兩大周期——宏觀經濟周期、微觀生命周期
1、宏觀經濟周期——1)同步增長、跑贏大盤2)抵御衰退、逆風飛揚
2、微觀生命周期——1)職場的年齡歧視2)年齡劣勢轉為優勢的可能性
六、兩個永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