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本身就是不斷問題分析與解決的過程,問題解決能力是衡量員工能力的關鍵標準。在實際工作中問題分析與解決質量的高低不僅直接反映在員工的績效水平上,還會影響團隊的效能,甚至組織的效能。企業和團隊員工常見問題如下:
不重視或者忽略問題的初期征兆。
未能分析問題或機會的本質;僅應付眼前的問題而不探究根本原因。
對于自己的想法、經驗或能力過度自信;對將采取的行動的效果或正面事件的發生機率過度樂觀。
僅憑自己或他人的印象、感受與意見,而非外在事實和邏輯思維來進行分析和判斷。
分析情況和作出判斷時,未參考其他人的想法和觀點;在討論分析結論和行動方案時,不重視利益相關者的意見
總等待其他人領頭去解決問題或作出判斷;將解決問題或制定決策視為其他人的責任。
本次課程將從實際案例和上述痛點出發,引領管理者和員工樹立問題意識,掌握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建立長期有效的解決問題的思維體系。
1.培養員工問題意識
2.正確認識問題,掌握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
3.培養客觀公正的思維模式
4.建立預防問題出現的預警體系
中層管理者、部門主管、團隊主管、后備干部、資深員工等
一、為什么要樹立問題意識?
1.及時發現準問題,預防大問題
類似問題重復在出現
小問題遲遲沒有處理
舊的方法一直在沿用
2.解決問題能力是衡量員工的關鍵標準
案例
思維轉化(工作就是會出現問題,并設法分析與解決的過程)
3.精確識別問題
1.定義理想狀況
2.描述實際狀況
3.進行異常六問
4.評估真實差距
案例分析練習
4.不同問題類型的不同解題思路
異常型問題--通過改善恢復應有狀態
預防型問題--通過排除維持應有狀態
追求型問題--通過改變突破現有狀態
二、如何進行問題分析?
1.識別問題/機會
陳列導致問題的因子
盡量保持MECE
利用關聯圖描述因子間關系
2.收集信息
搜集信息是為了“了解”而非“證明”
對信息進行邏輯分類
確定信息來源檢驗可靠性
規避該環節誤區與陷阱
3.詮釋信息
利用4類抓手整合信息
分析變化趨勢與關系
確保分析可靠的3重檢驗
4.5W2H
異常型問題
描述問題(what)--5W2H
找到根因(why)
界定問題范圍(比較法(3W1H/5M1E),魚骨法)
挖掘本質原因(Why-Why法,因果關聯法)
追求型問題
制定目標 (what)-SMART法則
課堂練習:參照“SMART法則”,用1句話描述一個重要目標
2. 找到成因(why)
思考所有成功因素(頭腦風暴,標桿學習)
識別關鍵成功因素(矩陣比較法,匿名投票法)
定義關鍵成因指標(預見性,可控性)
預防型問題
假設問題(what)--4M1E
課堂練習:頭腦風暴
找到誘因(why)
課堂討論:如何保證公司全年零事故?
三、如何制定能解決問題的對策
1.產生備選方案
介紹共創方法論、技巧與工具
強化產生備選方案的關鍵技巧與常見失誤
介紹備選方案簡報工具并舉例
2.評估方案及風險
介紹工具模板
確定決策的標準
規避該環節誤區與陷阱
3.制定決策的三種思考模式
U型思考法
零基準思考事物
拆掉所有的框架
聯想思考法
選擇一個焦點
聯想產生刺激
建立新的連接
假說思考法
4.團隊共創法
聚焦課題
頭腦風暴
分類排列
提煉群名
行動模型
四、如何真正將問題解決落到實處
1.拆解任務
WBS分解方式
課程練習:西紅柿炒蛋任務拆解
WBS分解標準
每個任務的完成狀態是可以量化的
明確定義了每個任務的開始和結束
每個任務都有一個可以交付的成果
課堂練習:假定你要準備一次隆重的家宴招待重要的客人,請按照活動導向分析
2.安排計劃
列清單--四象限
立即去做--針對那些重要而且緊急的事情
計劃去做--針對那些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情
借力去做--針對那些不重要又緊急的事情
盡量別做--針對那些不重要不緊急的事情
定時間--甘特圖
詳細列出待辦事項清單
按照內容先后順序排序
注意時間與精力的搭配
案例討論:忙碌的農夫
案例學習:軟件項目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