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行普通版國有企業組織結構圖研究
現行普通版國有企業頂層結構圖研究
一、我國國有企業改革經歷的歷史
1、擴大企業自主權試點
2、以承包制為主要內容的經濟責任制
3、1983年、1984年期間先后實行了第一步利改稅,第二步利改稅
4、十四大以后在企業改革上的目標定位就是建立現代企業制度
二、董事會在國有企業中的法律地位和董事會建設的重要意義及現狀
1、董事會在我國國有企業法人治理結構中居于核心地位。
2、《公司法》不完全適用國有企業的監管。
3、國有企業董事會建設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的重要基礎
4、國有企業董事會建設是公司法人治理結構的核心。
5、國有企業董事會成員的構成
6、國有企業的監管“形似而神不似”
7、以董事會為核心的法人治理結構問題。
三、目前我國國有企業董事會制度存在的問題
?。ㄒ唬┬姓蕽夂?
1、政企不分,有悖于現代企業公司治理模式。
2、行政化的經營管理方式,不利于實現企業經營目標。
?。ǘ皟炔咳丝刂啤爆F象嚴重
1、董事會兼任經理層現象普遍。
2、在職消費水平過高。
3、經理層重短期利益,輕長遠利益。
(三)人才市場發育不健全
1、董事來源單一、結構不合理。
(1)國有企業內部董事來源較為單一
(2)從結構上看,內、外董事比例嚴重失調
2、經理市場不成熟。
(四)對董事缺乏合理的激勵與約束機制
四、完善董事會制度的對策建議
?。ㄒ唬┤趸瘒衅髽I行政色彩
1、明確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的角色定位。
2、轉變傳統的行政管理思維模式。
?。ǘ┰鰪姸聲毩⑿?
1、實現董事長與經理分設。
2、健全外部董事制度。
(1)優化外部董事結構。
(2)完善外部董事的激勵和約束機制。
3、設立董事會專門委員會。
(1)提名委員會。
(2)戰略委員會。
(3)薪酬委員會。
(4)審計委員會。
4、基本構架健全的職責:
明確各機構的職責;股東/股東會,董事/董事會/委員會,CEO
內部監控系統;明確各機構的職責
5、董事和董事會發揮作用的條件:明確責任、系統改進
6、調整結構,創造董事會發揮作用的結構條件
7、關于大型國有獨資公司的董事會
8、關于國有公司董事責任和任職條件
9調整結構,創造董事會發揮作用的結構條件
建立董事會制度則是國有企業改革的核心要求。完善的董事會制度,是企業內部機構相互制衡的基礎,是提高企業決策質量和效率的要素,是國有企業長期穩定、健康發展的條件。為此,我國國有企業應當順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潮流,在實踐中不斷積累經驗,不斷加快國有企業董事會制度建設的步伐,并使其逐步趨于完善,更加契合現有經濟發展模式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