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背景:
很多管理者通常會面臨這幾個方面的不足:對于管理者角色的轉換缺乏足夠的認識,或者即使有認識,在實際工作中由于慣性使然,依舊不能落實到日常的管理行為;對于管理者的具體能力要求缺乏清晰認識,其實從骨干員工到管理者,能力上要求已有本質上的差別;心有余而力不足,缺乏系統的方法和工具來管理團隊,調動下屬的積極性。
本課程基于以上問題的解決,從角色認知與定位、目標績效管理、員工輔導與員工激勵四個方面來探討如何成為一個優秀管理者,并提供系統的方法和實用的工具。
課程收益:
● 區分作為管理者角色、職責的轉變,以及對于能力要求的不同
● 識別常見的管理者認知錯位,了解如何改進
● 陳述管理者在四個不同角度(上級、團隊、下屬、跨部門)上的角色職責,及如何做好的關鍵點
● 遵循目標績效管理的標準流程,模擬相關工具的運用
● 基于員工輔導7步驟,高效輔導員工并確保落地
● 由內而外激發員工動力和潛能
課程時間:2天,6小時/天
課程對象:中高層管理
課程方式:講師講授 案例分析 分組討論 角色扮演 情景模擬 實操演練 視頻
課程大綱
第一講:明確管理者角色認知與定位,完成角色轉換
一、管理者角色認知的重要性:角色認知影響管理者的行為
視頻觀摩:奔馳漏油事件
案例討論:楊經理的煩惱
二、管理者角色轉換面臨的挑戰
1. 角色轉換困難的四個原因
視頻觀摩:小品《主角與配角》
2. 管理者與骨干員工的區別,以及能力要求上的差異
三、常見的管理者角色認知錯位及如何改進
討論:我們常見的有哪些的管理者角色認知錯位:表現、結果及如何改進
1. 土皇帝:缺乏規則意識
2. 傳聲筒:缺乏擔當
3. 民意代言人:缺乏原則
4. 勞模:缺乏角色認知
5. 老好人:缺乏勇氣
討論:對于員工管理,應該嚴格還是溫情?(管理12字真經)
四、管理者角色定位
1. 執行者/支持者(從上級的角度)
視頻觀摩與討論:1942中蔣介石與李培基的對話
討論:從上級的角度,對于下屬(中層)的期望,以及我們如何做好?
1)執行者
a 堅決執行,言行一致
b 智慧表達,有效建議:時間,場合,方式,充分準備
c 使領導的決定成為正確的決定,做問題的終結者
d 勤于溝通,進展匯報
2)支持者
a 交付結果和業績
b 勇于擔當,以大局為重
c 構建防火墻,分擔責任
d 承上啟下,貫徹領導意圖
3)向上管理的要點及需要避免的行為
2. 領導人、決策人(從團隊、部門的角度)
視頻觀摩:《亮劍》李云龍的決策
討論:從團隊、部門的角度,我們具體應該管理好哪些事情?
1)人際代言
2)信息溝通
3)管理決策
4)工具
a 定規關懷矩陣
b 團隊建設
c 重塑場域三部曲
3. 教練(從下級的角度)
討論:從下屬的角度,對于上級的期望,以及我們如何做好?
案例:芝加哥西部電器公司案例研究
4. 合作伙伴(從跨部門的角度)
1)跨部門協作的主要挑戰
2)跨部門協同的四種方式
五、管理者的自我管理(從時間管理到效能管理)
1. 要事第一,日常事務分類四象限
1)各象限事務的含義
活動:我們日常處理的事務分屬于哪個象限
2)重心位于不同象限帶來的后果:沒火、瞎忙、無聊、效能
3)針對性的行動:每個象限我們需要花費的時間及關鍵點
2. 時間管理三步驟
1)記錄時間
2)分析時間
3)計劃安排
第二講:目標績效管理,確保績效達成
一、現狀和挑戰
1. 員工表現不好的四種主要原因
二、目標績效管理的定義和價值
三、目標績效管理流程
1. 目標設定與計劃制定
1)平衡計分卡:目標設定的覆蓋范圍
2)目標設定與計劃制定的SMART原則
3)如何把目標轉換成任務
a KPI如何設置:定義關鍵點,管理過程
b 魚骨圖分析法
4)模板格式的運用:三要素——目標、行動方案、衡量標準
練習:個人年度目標設定或修正
2. 績效實施與管理
角色扮演:如何與員工定期的回顧?
1)提供實時反饋:基于業績和行為,觀察,信息,傾聽和確認
2)建設性反饋技巧
a工具一:CSS工具的運用(繼續…,停止…,開始…)
b工具二:一分鐘稱贊
c工具三:一分鐘更正
3. 績效評估:績效評估的4大關鍵要點
4. 績效結果溝通與運用
第三講:有效員工輔導,促進員工成長
一、能力建設的整體解決方案
1. 10/20/70法則,工作中去學是提升的主要方式
2. 工作中學的幾種方式:負責新項目,輪崗,輔導,導師制
3. 情景管理的六種方式:指令、輔導、授權,針對性、差異性員工管理和指導
二、員工指導
案例:季度末安排新來銷售代表催款
1. 我說你聽,交代清楚:是什么,為什么,怎么做
2. 你說我聽,接收確認:重復,聯系具體場景
3. 我做你看,親身示范:遵守流程步驟
4. 你做我看,應用糾正:留意制約表現的具體行為點
三、員工輔導
角色扮演:小王業績只完成75%,如何輔導他?
1. 現狀及困難:案例說明輔導的誤區,以及輔導后無改進效果
2. 輔導的定義和價值
視頻觀摩:《靈魂歌王》母親的教育方式
3. 輔導流程——每步流程配合角色扮演
1)識別機會:抓住員工需要被輔導的機會,同時需要避免不合適的時機
2)明確狀況:運用提問工具,合適的提問方式 VS 不合適的提問方式
3)發展解決方案:員工自己主導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4)克服阻力
5)闡明結果:正面的和負面的,公司的和個人的
6)獲得認可(行動計劃):確保員工認可以及采取改進行動
7)提供支持:需要的時候提供幫助,但不要轉移責任
分組演練:每組3人(主管、下屬、觀察員),采用輔導流程觀察表記錄并反饋
第四講:高效員工激勵,由內而外激發動力和潛能
一、員工需求分析
1. 明茨伯格的雙因素激勵理論:精神激勵 VS 物質激勵
2.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在職場上的運用,以及新生代員工的差異
3. GFI模型:方便,簡單,使用
案例分享:如何運用GFI激勵員工
二、愿景培養,樹立更高視角
案例分析:著名汽配經銷商的三不抱怨
案例分享:亞太總裁的離別贈言
1. 是否具有愿景,會決定對于工作的三個不同層面的理解
2. 愿景的內容及培養方式
1)公司及個人層面包括的內容
2)如何培養
案例分享:甘地的故事(領導者成為榜樣)
方式:表率,分享,活動,經典書籍等
三、鼓勵員工發展,及有效授權
1. 員工發展的方式:輪崗、培訓、負責項目、導師、輔導他人、額外責任
2. 有效授權
分組討論:授權主要的障礙,及如何做好授權?
1)現狀分析:不喜歡授權的原因
2)授權的價值
a 匹格瑪利翁效應及羅森塔爾實驗:員工發展的高度取決于你對他們的期望
b 授權的好處
3)如何授權
a 事務分類及對應的授權要點(授權矩陣)
b 授權的關鍵原則
四、管理實踐
1. 職場激勵驅動5因素
1)具體包括哪5因素
2)管理者對應如何去做
2. 造就有責任心員工的四大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