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聽時代最強音把脈經濟新趨勢
——最新兩會精神解讀及宏觀經濟形勢分析
課程背景:
當前中國經濟發展處于周期拐點,相對之前內外部環境發生巨大變化。如何把握當前
經濟政策動態,把脈經濟發展新趨勢,發現結構性機會,調整工作重心和發展戰略,成
為諸多企業面臨的重大戰略命題。國家與黨中央通過一年一度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兩
會”的召開,布置當年的經濟工作任務、重點和政策舉措,釋放經濟發展預期。通過“兩
會”窗口把握中國經濟發展動態,解讀中國經濟發展政策,及時調整經營戰略是企業最好
的選擇之一。
本課程針對政府領導干部、企事業中高管理層等對象,通過數據化、結構化、圖形化
、案例化等形式,按照中國經濟改革的邏輯主線,將中國宏觀經濟的過去背景、當前形
勢和未來趨勢進行系統梳理并利用通俗易懂、生動的語言演繹。通過對中央經濟工作會
議和“兩會”的內容及精神的深度解讀和提煉,發現亮點,把握釋放的信號和未來的政策
動向,從而幫助學員快速深度了解宏觀經濟形勢和發展趨勢,形成科學合理的系統化的
決策依據。
課程時間:2天,6小時/天
課程對象:企業負責人及中高層管理人員
課程方式:講演結合+案例研討+互動研討+情景操練等,根據學員類型和學習風格做
相應的調整。
課程收益:
●
幫助學員快速系統梳理中國40年改革開放的經濟發展脈絡,了解當前經濟政策和社會熱
點背后的本質原因及邏輯關系。
●
掌握影響中國未來20年經濟社會變革的結構性力量,把脈中國新經濟的驅動因素及未來
發展趨勢。
●
幫助學員及時快速深度和系統化了解“兩會”內容及精神內涵,把握釋放的信號和未來的
政策動向,形成科學決策依據。
●
理清基于當前經濟形勢與社會、技術變革的投資方向,識別制度改革和政策紅利帶來的
投資機會。
課程特色:
●
視野開拓,跳出宏觀經濟談宏觀經濟的范式。從宏觀的經濟改革和中觀的產業發展兩個
角度出發并相互結合,融合了經濟、社會、歷史、技術、文化等多元要素,跨學科、跨
知識點融合,拓寬學員分析問題的視野和構建宏偉的世界觀,提升綜合認知能力。
●
摒棄晦澀的理論和繁雜的指標,選擇獨特的視角,創造5張圖如何教你簡單快速讀懂中國
經濟的過去和現在,并結合當前經濟政策、技術變革、產業變遷。
●
通俗易懂,真佛只說家常話。經濟學本身是枯燥的,對經濟政策的解讀也是零散的,不
全面的。課程將重要知識點結構化、圖形化,通過通俗易懂詼諧的語言、身邊共同發現
的經濟現象,深入淺出,娓娓道來,在引起學員極強的代入感和共鳴的同時啟發對未來
的判斷和投資選擇。
課程大綱
第一講:最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與“兩會”解讀
一、當前的12345工程
1.“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
2.“兩個維護”
3.“三大攻堅戰”
4.“四個全面”
5.“五位一體”
二、最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解讀
1.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地位與現實背景
2.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8大亮點
3.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4個總結
4. 信號釋放及研判
三、最新“兩會”解讀
1.“兩會”的主要內容歸納提煉
2.“兩會”的6個看點與詳解
3.“兩會”的信號釋放與判斷
4.“兩會”精神與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呼應與內在聯系
5.“兩會”的3個總結
第二講:當前宏觀經濟政策提煉與研判
一、引言:2019年的特殊性
1. 新中國成立70周年
2. 實現第一個一百年目標的關鍵之年
3. 實施“十三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之年
4. 康波周期蕭條-回升的一個關鍵節點
二、中國經濟的“六穩”邏輯
1. 穩就業
案例:對民營企業的“松綁”
2. 穩金融
案例:比特幣的“被壓”與P2P集中“暴雷”
3. 穩外貿
案例:跨境電商的“借船出海”
4. 穩投資
案例:一個企業投資與政府投資的博弈故事
5. 穩外資
案例:總書記親自“操刀”進博會
6. 穩預期
案例:顧雛軍的“經濟平反”
三、當前經濟政策研判
1. 關鍵詞:穩中向好、穩中有變、變中有憂
2. 關鍵詞: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
3. 關鍵詞: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與中美貿易
4. 關鍵詞:供給側改革與“三去一降一補”
5. 關鍵詞:“任性”財政政策與“點球”貨幣政策工具
6. 關鍵詞:“三大攻堅戰”
第三講:中國經濟發展路線圖:背景、成果、困局
一、經濟發展與改革的背景與軌跡
1. 被動式改革的歷史背景
案例:從小漁村到國際大都市的深圳蛻變
2. 從農村到城市的改革路線
案例:鳳陽花鼓搖響全國背后的心酸
3. 上一輪經濟改革的后遺癥
案例:華北地下水之殤
4. 當前經濟深化改革的“帕累托”困局
案例:國進民退or國退民進?
二、中國經濟發展的結構性與體制性內因
1. 需求側總量刺激政策的反思與修正
1)四萬億刺激的后果
2)資源空間受限
3)貨幣超發與債務危機
2. 人口紅利、資源紅利的消失和制度紅利的瓶頸
3. 經濟增長動力結構的變化與表現
1)過剩的低端制造產能
2)房地產周期拐點
3)城鎮化進程
4)原創性技術創新
三、當前社會與經濟任務
1. 中國兩個“一百年”目標
2. 中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
3. 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第四講:5張圖揭秘影響未來的結構性力量
一、看圖1:穿越中等收入陷阱
1. 國際間差距比較
案例:中美的GDP、貨幣增速18年間的對比
2. 國內城鄉差距比較
3. 發達國家與新興發展中國家的經驗與教訓
二、看圖2:全球價值鏈微笑曲線
1. 掌控技術開發與產品設計
案例:中興芯片的“被殖民”之路
2. 掌控高端的渠道整合
案例:沃爾瑪如何瓦解一號店的
3. 掌控戰略性資源
案例:中國食品油的“淪陷”
4. 中美貿易戰的焦點與實質
5. 中國高質量發展的產業承載與路徑選擇
三. 看圖3:胡煥庸線
1. 全球六大城市群:基于產業集群的效應
案例:歐洲之王易位史
2. 中國五大城市群:尋找未來經濟增長極
案例:西部大開發20年
3.“一帶一路”戰略破美國之局
案例:基于金融與石油的二戰后全球秩序
4. 中國未來產業高地與產業聯動
四、看圖4:人口倒金字塔圖
1. 中國人口的結構性變化現實
1)人口總量與勞動力人口變化
2)生育率與家庭結構變化
3)老齡化加劇與社會影響
4)城鎮化與人口永久性遷徙
案例:中國不同城市人口的進與出
5)中國計劃生育政策的成與敗
2. 人口與產業承載的相關關系
案例:中國紡織產業的東南亞大遷徙
3. 人口數量與結構對中國可持續發展的影響
案例:歐洲與日本的經驗與教訓
五、看圖5:房價與M2的相關圖
1. 房地產“瘋狂”20年的政策原點和演化路徑
案例:“房主不炒”的“前世今生”
2. 中國貨幣超發背后的發展模式反思與國際背景
案例:世界工廠的拉閘限電史
3. 房地產發展趨勢與貨幣、土地、人口影響
案例:李嘉誠的“跑路”
第五講:未來經濟政策趨勢及投資分析
一、當前經濟政策的內外約束
1. 國際因素
2. 國內因素
二、經濟政策的調整與優化
1. 貨幣政策動優化及未來趨勢
2. 財政政策優化及未來趨勢
3. 產業政策優化及未來趨勢
4. 區域發展政策優化及未來趨勢
課程收尾:
1. 回顧課程
2. 答疑解惑
3. 布置作業
4. 合影道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