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背景】
如何讓下屬積極主動擔責?
如何讓團隊更有凝聚力?
如何讓團隊協作更加順暢?
如何讓企業管理更有成效?
這幾個問題涉及了工作中的幾個重要的層面,在這些問題中人都是起著主要作用的。一家公司從誕生到壯大的過程中,管理者會面臨各種各樣的問題,所以往往忽略了人的問題。面對知識型員和新生代覺醒員工越來越多的情況下,我們傳統的監控管理方式已是收效甚微。這樣的迷局如何破?
高效能教練式領導力是通過發人深省的和富有創造性的對話過程,最大限度的激發員工深入思考,引領他們從思維到行為轉變,挖掘個人潛能從而實現組織績效。本課程旨在引導管理者學會如何通過教練的思維、方法和工具來解決實際管理中的問題和困惑,發揮出更大的領導魅力,幫助公司創造更高的高績效走向更美好的未來。
【課程目標】
ü 了解高效能領導者的角色及教練式管理的本質;
ü 促進自我覺察,從思維方式到行為習慣發生正向的改變;
ü 掌握輔導下屬的教練式管理溝通方法和具體技能;
ü 學以致用后,獲得使學員了解如何激發員工動力和潛能,促成團隊行動與成長。
【課程亮點】
ü 感性與理性完美結合,體驗與邏輯相得益彰;
ü 重在思維改變和能力提升,而非知識點灌輸;
ü 講師與學員共同創造,最大化培訓效果
ü 講授、情景模擬、視頻引導、案例分析、互動研討等多種形式靈活運用。
【課程對象】
ü 企業管理者
【 課程綱要】
模塊一:高效能教練領導力的原理
1. 高效能管理者的關注點:事和人、效和能
ü 即要關注事也要關注人
ü 即要產生“效”(績效),又要挖掘“能”(潛能)
2. 教練型管理者輔導下屬的成長模式:績效=能力-干擾
3. 教練型管理與傳統管理的區別
4. 教練型領導者的四個角色
ü 練習互動:“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激發學員完成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讓學員深刻理解教練式領導力的原理。
5.教練型管理者帶領下屬達成目標的ABCD法則
模塊二: 6種領導力行為風格解讀與運用
1. 6種管理溝通風格測評
2. 6種教練式管理風格解讀
3、60項管理行為的自檢自查
ü 學員找出自己在管理中使用過度的3項管理行為及使用不足的3項管理行為
4、6種管理風格的組合運用
5、四種狀態下的員工如何運用6種管理風格
ü 能力強意愿度高的員工如何溝通互動
ü 能力強意愿度低的員工如何溝通互動
ü 能力低意愿度高的員工如何溝通互動
ü 能力低意愿意度低的員工如何溝通互動
6. 案例練習:下屬在出現困難、不愿擔責時如何溝通?
模塊三:教練式激發欣賞
1. 激發欣賞練習:每人需要找到8個伙伴,給對方3個積極正向的詞語并記錄下來對方給予自已的,最后選出3個最能激發自已的。管理者可以通過個練習激發自已或是激發團隊的工作熱情和動力。
2. 員工激發的原理:三腦原理
3. 霍金斯能量層級
4. 激發工具:邏輯層次-
ü 下三層激發:環境、行為、能力
ü 上三層激發:價值、身份、系統
ü 互動練習:這些批評和表揚在哪個層次上?
5. HAPPY表揚模型
6. 信任激發:信任三要素
7. 團隊愿景激發:欣賞式探詢
模塊四:教練式輔導溝通的三大能力
1、 輔導溝通同理器:3F深度傾聽
ü 傾聽的三個層次
ü 3F深度傾聽:放空、事實、感受、意圖
ü 區分事實和觀點
ü 區分感受和想法
ü 區分意圖與要求
案例練習:你真的聽懂了嗎?
2、輔導溝通推進器:MAJIC提問
ü 不要讓你的提問變成質質疑與責備
ü 練習:如何型與未來型問題
ü 如何讓提問開放?---促進員工思考與創新
ü 如何讓提問更賦能?---促進員工承擔責任、勇于挑戰
ü 五個提問錦囊
互動練習---提問風暴:請小組學員對每個人近期想要完成的目標提一個開放式問題,最后選出最激發最能促進行動的三個問題。
3.溝通激發器:SEA反饋
ü S-support: 支持性反饋(員工行為態度積極,但是結果沒有達到預期)
ü E-encourage: 表揚性反饋(行為表現高于預期)
ü A-accountability問責性反饋(行為表現低于預期)
互動:情境模擬練習
模塊五 教練式員工輔導
1. 教練式員工輔導的內涵
ü 關注員工心理成長
ü 挖掘員工自身潛能
ü 培養員工的職業習慣
2. 教練式輔導的關鍵:目標設定
3. 教練式輔導工具:
ü 深度匯談---本工具是教練式員工面談輔導工具,激發員工進行左、右腦同時思考,促進和推動員工進行及時的工作總結與思考
互動:小組內1對1演練
ü 雙輪矩陣:本工具可以幫助員工覺察當下狀態,為達成目標找尋更多創新資源,并同時促成員工后續的行動計劃,同時也可應用于員工精力及時間管理
互動1:自我覺察練習
互動2:小組內1對1演練
課程特色
1、相關化
通過領導力風格的測評,讓學員更加深入的了解自已平時與下屬和同事間相處及互動風格,在自我覺察的同時發生思維上的改變,從而建立正確的教練式管理思維。
2、 多樣化
在課程中采用講授、情景模擬、隱喻故事、互動練習、角色扮演、視頻分析等多種授課方式,調動學員的參與性、激發學員深度思考并靈活運用。
3、 落地化
課程中引導學員結合自身狀況進行輔導練習,并掌握落地化的各種教練工具。
4、 成果化
課程結束后,學員可以對自已的工作目標進行梳理,并且掌握如何輔導下導制定及管理工作目標,以及掌握如何與下屬面談及溝通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