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讓學員明白:任何一位主管首先是該部門的人力資源主管;
B、讓學員明確:對人的有效管理與完成工作任務對于任何一位主管來講同等重要;
C、讓學員掌握:招人、用人、育人、留人的技術與技巧!
D、讓學員配合:總經理或人力資源部經理對人力資源的管理與開發的相關改革。
課程特點:
1、該課程是仝博咨詢的核心課程之一,接受了1000家企業近20000位經理人的檢驗,課程效果有口皆碑;
2、采取全案例授課方式,讓您在全模擬練習和討論環境中,輕松掌握現代人力資源管理理論和技術:
3、授課老師是咨詢顧問師,而不是專職講師,所以積累了大量企業原生態的案例,直接貼近企業實際,保證所授內容的針對性和實用性。學之能用,用之有效。
課程大綱:
**部分:人力資源管理之于企業發展的重要性
1. 人力資源管理如何提升企業競爭力
人力資源管理提升企業的競爭力是毋庸置疑的事實,那么,我們到底該關注哪些方面,才能使人力資源管理生效呢?本節將為你揭秘使人力資源管理生效的3條路徑。
2. 人力資源管理是留住人才的根本途徑
留才是用才的前提,但在當前經營環境中,如何留住人才成為所有企業的必須要破解的一道難題!本節將從人力資源管理的角度,破譯留才密碼。
3. 管理的本質就是人力資源管理
管理大師都在說,企業管理就是人力資源管理,那么為什么就是人力資源管理而不是其他呢,這種說法的依據何在?
4. 打造現代人力資源管理的3大核心
洞悉了這3大核心,事實上,也必然幫助你抓住了人力資源管理的主脈絡,使你在人力資源管理方面游刃有余。
5. 管理者要切實掌握的3大人力資源管理技能
理念再動聽,假若沒法轉換成有效的工作方法,照樣實現不了價值。管理者要切實掌握的人力資源管理3大技能,就是讓大家能找到實現現代人力資源管理技術的那把鑰匙。
第二部分:直線經理的人力資源管理技能之一:如何定義工作
1. 案例:日本企業和國內某知名企業的做法對我們有什么啟示?
日本企業成功密碼何在?他們的成功對我們有什么啟示?2008年,有學員聽完這些案例之后,在他的博客中寫道:相當震撼……
2. 管理的基礎—崗位管理;
我們如何理解崗位管理,為什么我們要摒棄傳統的崗位說明書,崗位管理做好后,對我們的管理會產生哪些革命性影響?
3. 管理者如何做好定崗、定責、定編和定薪的“四定”工作;
如果“四定”的工作都做不好,我們還能做好對人的管理嗎?
4. “四定”工作對管理,對人員穩定和部門發展有何作用。
人員穩定和“四定”工作有關聯嗎?是的,不但有關聯,而且關聯極大!為什么?本節將為你詳細解釋
第三部分:直線經理的人力資源管理技能之二:選對人
1. 何謂“知人善任”;
聯想的柳傳志一直把知人善任看作是他工作的重要核心,美國管理者協會也把知人善任列為管理者的**要素,那么,何為知人善任?
2. 選對人的前提-崗位勝任素質;
如果連人都錯了,企業還可能有正確的事情嗎?那么,如何保證選對人?你當然首先要知道崗位勝任素質是怎么回事,若連這個都不清楚,選對人只能是你美好的理想而已了.
3. 如何編制崗位勝任素質;
崗位勝任素質是如此重要,那么應該怎么編制呢,復雜嗎?只要掌握了方法,一點都不難,本節將于全程練習的方式,讓你找到編制的簡易方法,方法雖然簡單,但保證實用,并且有效.
4. 如何應用崗位勝任素質選對人;
我們常用的招聘方法是面試,但知名研究表明:面試往往是不可靠的,除了面試之外,我們還有什么樣的方法可用?為什么要用這些方法呢?理解了勝任素質模型,這些,就是迎刃而解的事項了。
5. 選對人是管理的首要前提。
想想:如果讓林黛玉去殺豬,張飛去做出納,是一種什么樣的后果?
第四部分:直線經理的人力資源管理技能之三:理績效
1. 經理如何成長為績效經理;
經理的**核心要素就是幫助企業實現戰略目標,所以經理成長為績效經理,是經理要完成的不可動搖的使命.怎么才能成長為績效經理呢?本節將**翔實的案例,讓你掌握相關方法。
2. 如何理解績效管理;
績效管理是評分嗎?績效管理是我管理者的責任嗎?績效管理除了發獎金之外,還有其他什么重要功能?像諸如此類的這些問題,若沒有搞明白,很難想象:你可以成為一個合格的職業經理人。
3. 績效管理的4步驟;
如何在部門和企業有效實施績效管理?績效管理的經典4步驟您不能不懂,其中的方法更要掌握。
4. 如何進行目標規劃和分解;
在管理的PDCA循環中,計劃是**要素,沒有計劃,也就不可能有管理,計劃是什么?不但要告訴你做什么事,更要告訴你做到什么程度;不但要告訴你考什么,更要告訴你如何考……
5. 定性的工作如何進行量化;
一切皆可衡量,一切皆可量化!只要找到了方法,一切皆有可能.
6. 如何進行績效分析、評價和反饋;
沒有分析的評分,沒有反饋的考核,事實告訴我們:只能是瞎折騰!
7. 績效評價結果如何與薪酬掛鉤以激勵部屬工作激情。
發獎金是誰的事?獎金發的不好,大家有意見,誰該負首要責任?當然是各級主管!如果連發獎金這一類的激勵手段主管們都沒有掌握的話,你的激勵很可能就只有失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