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對象】
1. 商業銀行和農村金融機構公司業務、條線負責人、支行公司業務主管行長、市場部經理、產品經理、行業經理及風險經理 2. 風險管理部、授信審批部等相關人員 3. 分行或支行一線全體客戶經理,尤其是高級客戶經理 4. 總分行主管行領導,批零聯動交叉營銷部門負責人
【培訓收益】
● 客戶經理和交易銀行管理團隊對企業和銀行產品的深度認知 ● 客戶經理啟發、培育客戶的能力,熟悉最新的供應鏈平臺模式 ● 互聯網4.0下的“用戶”和“客戶”思維 ● 風險案例和操作風險的控制模型 ● 風控經理審批的重點和行業風險歸類 ● 培訓側重點在實操知識和實操案例的講解
第一講:供應鏈金融的國家政策(國務院辦公廳以及各省市,2016-2019年)
1. 供應鏈金融大勢所趨
近年來金融領域風口的輪換——產業基金-到消費金融-到供應鏈金融,產融結合,金融去杠桿,大力支持實體經濟,幫助制造業轉型升級。
2. 政策解讀
1)2016年,人民銀行等八部委發布《關于金融支持工業穩增長調結構增效益的若干意見》;
2)2016年,商務部等十部門發布《國內貿易流通十三五發展規劃》
3)2016年1月,國務院會議首次提出“大力支持應收賬款融資”
4)2017年,人民銀行等五部門發布《關于金融支持制造強國建設的指導意見》;
5)2017年5月,人民銀行等七部門聯合下發《小微企業應收賬款融資專項行動工作方案(2017-2019年)》
6)2017年10月,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積極推進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的指導意見》
7)2018年4月,商務部等八部門《關于開展供應鏈創新與應用試點的通知》、《關于全國供應鏈創新與應用試點城市和企業評審結果的公示》
8)2019年。深圳市《關于促進深圳市供應鏈金融發展的意見》。
9)2019年7月,中國銀保監會辦公廳《關于推動供應鏈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指導意見》
10)2019年,中央辦公廳《關于加強金融服務民營企業的若干意見》。
第二講:供應鏈金融的廣闊市場空間,以及供應鏈金融的整體生態圖介紹
1. 市場空間
據研究機構預測,到2020年,我國供應鏈金融的市場規模可達15萬億元左右,而且在未來幾年內還將以較高的增速繼續發展,目前已經開發的市場不足10%。
2. 供應鏈金融的整體生態圖
第三講:供應鏈金融的基本理念、發展脈絡和基礎產品體系(列舉經典案例)
1. 供應鏈金融的概念
2. 供應鏈金融的商業模式演進
3. 三大基礎產品體系——應收、預付和存貨
第四講:供應鏈金融平臺搭建(以平安銀行橙e網或建行E信網為參考)
1. 平臺的設計理念
2. 平臺的基礎架構
3. 平臺的場景和功能解析
第五講:基于金融科技的供應鏈金融創新
(基于區塊鏈等技術的應收賬款拆分流轉等,介紹)
1. 關于區塊鏈
2. 產品及商業模式
3. 產品的優勢
4. 市面上的競品分析比較
第六講:供應鏈金融資產的投行化——供應鏈ABS
1. 供應鏈ABS的概念
2. 交易結構
3. 市場機會
第七講:交易型供應鏈金融創新
1. 交易型供應鏈金融的定義
2. 主要產品介紹
3. 優勢分析
第八講:與第三方外部平臺的供應鏈金融合作
1. 天貓(B2C平臺)等平臺供應鏈金融合作
2. B2B平臺供應鏈金融模式
第九講:供應鏈金融的發展趨勢、未來展望
1. 供應鏈金融生態環境改善供應鏈融資業務國內發展概況
2. 數字供應鏈金融應運而生供應鏈融資客戶特點與客戶需求分析
3. 數字供應鏈金融的新特征供應鏈融資的風險控制及風險管理
4. 數字供應鏈金融鏈接產業和金融兩大生態供應鏈金融服務方案營銷策略
1)在線供應鏈金融
2)互聯網平臺模式
3)金融系統供應鏈金融現狀
4)當前條件下與第三方合作放款的優勢
5)供應鏈金融服務系統
第十講:供應鏈金融法律涉訴案例解構
1. 預付類供應鏈融資項目法律風險提示
2. 保兌倉業務常見法律糾紛及司法解決
3. 國際信用證、國內信用證在供應鏈業務中的法律問題
4. 國際保函在供應鏈金融業務中的常見法律問題
5. 應收帳款質押和應收帳款轉讓的法律問題
第十一講:細分行業供應鏈金融案例研討
1. 應收賬款融資案例分析
2. 降資產負債率—債轉股案例分析
3. 降成本模式—反向保理多級流轉平臺服務中小供應商模式案例分析
4. 銀行供應鏈金融模式案例分析
5. 信托、券商參與供應鏈金融模式案例分析
6. ABS運用—基礎資產類型案例分析
第十二講:銀行4.0
1. 平臺思維——用技術拓寬金融邊界案例分析
2. 開放銀行
3. 大數據思維
4. 打造數字銀行
5. 新金融:銀行4.0的阻力和障礙
6. 全球領先數字化銀行和金融創新的“3 1”戰略藍圖
7. 互聯網平臺供應鏈金融
8. 供應鏈金融平臺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