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設備管理創新
設備一次次壞,維修費居高不下;維修人員一大堆,關鍵時刻能沖上去的就那么幾個人;設備人員總感覺自己站在被告席上,生產部門也在埋怨;點檢、預防工作流于形式,制度定了一大堆真正發揮作用的沒幾個,引入的TPM模式也成了“運動”,這一切的一切難道都成了不治之癥?
本課程以實戰為立足點,針對管理實踐中的熱點、冰點、疑點、難點問題,運用大量案例全程實例解讀,為您提供佳解決方案。
**部分:低劣的業績一定是“人”出了問題!
——解決“想干”三部曲
定目標、清過程、靠激勵
設備人員難以管理,許多都是靠個人自覺性開展工作, “能干的累死”收入卻差不多,于是,能干不能干的都是怨言一大堆;不少維修人員一天的主要任務就是等待“災難”的降臨!如何充分激發大家的積極性?
1.如何設定目標
2.如何安排工作(四要四不要)
3.如何量化指標
4.如何控制過程(過程五清)
5.責任追溯,過程問責
6.激勵的原則
7.激勵措施設定技巧
8.運用激勵的技巧
9.激勵誤區
10.溝通技巧
11.日清工作法
問題討論:作嚴厲執法者還是親情溝通者?
極少獎罰的企業如何激勵員工?
怎樣看待“先進的”管理模式?
某企業設備與生產相互指責,于是就將維修人員分到各分廠,設備部越來越找不到自己的位置,終被解散。哪里出了問題?定位!當企業競爭越來越激烈,效率、成本越來越被關注的時候,設備部門必須重新思考自己的定位!
第二部分:構筑五道防線,實現四化管理
生產保障大化
運行成本低化
安全風險小化
創新增值常態化
一:全員維護
維修人員整天忙著救火,但所救的“火”中有一大部分是本來就不應該發生的。在使用環節,“小車不倒盡管推”的狀態還存在于大部分企業,正所謂“因為不管,問題不斷”!本節帶領大家探討如何走出使用的誤區。
1.操作人員三件事
2.怎樣實施全員設備管理
3.操作工的考核
4.維修工、生產主管、工程師例保責任承擔
5.做好維保四部曲
6.潤滑五定
7.點檢五定
8.點檢目視化
9.點檢簡單化
10.“駕照”管理
問題研討:點檢流于形式怎么辦?
這樣的干部怎么辦?
雙線管理體制下設備部的聯檢舉例
二:預防檢修
如何讓預案真正發揮作用?如何使預測更加準確?如何解決維修人員分機升級及技能提升問題?
1.故障預案制定技巧
2.源頭防范
3.故障樹工具
4.備件預案
5.備件標準化
6.資源共享
7精準預測
8.檢修計劃的兩個特性
問題研討:維修工升級分級機制
如何防止維修人員流失而帶來的經驗損失?
珍惜每一次“開腸破肚”的機會
三:快速搶修
發生故障怎樣做到快速處置?現場大量被短接的隱患背后是什么?故障一次次重復發生說明了什么?當故障排查陷入“絕境”時怎么辦?
1.故障快速處置
2.疑難故障排查
3.關鍵設備分類要素
4.聚焦關鍵設備
5.搶修綠色通道
6.應急之后四恢復
7.思路啟發
8.關注重復故障
9.倒查斷根
問題討論:管理者在故障搶修中的作用
成本角度看檢修策略
四:確保安全
對于企業而言,安全是無形的節約,事故是有形的浪費。對于管理干部來講,所有的工作成績都會隨著事故的發生而一筆勾銷!
天天抓安全為什么還是事故不斷?管理制度一大堆為什么到了執行就變樣?天天查隱患,為什么問題還是一大堆?
1.切斷事故的兩條線
2.糾違章
3.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4.違章的六種情形
5.關注檢修風險
6.高危六時段
7.查隱患
8.海因里希法則
9.隱患評估矩陣
1
.風險設備與風險備件
11.過程風險與前期風險
12.維修帶來的隱患
13.防呆應用
14.預案演練
15.建體系
16.安全意識全滲透
17.安全目標分解與承接
18.安全體系評審與糾偏
問題討論:事故不會發生在我頭上?
選人“八戒”
因為不管,隱患泛濫
檢查糾偏造假案例討論
施工現場“四**”審查
五:持續創新
制造型企業多數創新都與設備、工裝、工具有關,我們的每一項創新都會給企業添加力量,都會提升設備人員的含金量,但是,往往大家對于創新機遇默然視之。捕捉創新要素用實例帶領大家一起打開創新思維的閘門。
1.創新障礙
2.創新心態
3.創新著眼點
4.快速取勝
5.捕捉創新要素案例解讀
6.常態化機制
問題討論:廉價原則應用實例
創新墻
第三部分:學以致用行動——321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