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p>
日前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臨引用這句詩,表示“中國經濟具有強大韌性和活力,中國經濟的航船一定能夠劈波斬浪、行穩致遠”。
8月15日,國家統計局發布宏觀經濟指標運行情況。“總的來看,7月份,國民經濟持續恢復,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眹医y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盡管面臨壓力和挑戰,經濟持續恢復和支撐高質量發展的有利條件較多,下半年經濟有望保持平穩運行,發展質量繼續提高。
“疫情防控平穩轉段后,經濟恢復是一個波浪式發展、曲折式前進的過程。我國經濟具有巨大的發展韌性和潛力,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敝袊洕邉葆尫懦瞿男┬碌男盘枺拷洕l展態勢預期如何?記者采訪了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立群。
“村超”“村BA”火熱出圈
內需潛力加速釋放
粵黔協作闖新路,榕江融入大灣區。在貴州省榕江縣城北新區田徑足球場,伴隨數萬觀眾的吶喊,香港明星足球隊與榕江村民隊攜手上演“揭幕戰”。
豐富的民族文化活動成為“村超”一道靚麗風景線,吸引大批游客前往榕江觀賽事、賞民俗。榕江縣借勢在賽場周邊規劃夜間經濟聚集街,提供餐飲美食、農特產品銷售等服務,拉動消費。
近年來,貴州臺江“村BA”和榕江“村超”先后火遍全網。短短時間里,這些“現象級”的鄉村體育賽事走出小山村,上升為全國和美鄉村籃球大賽、全國美食足球友誼賽,成為鄉村振興新引擎,激發鄉村經濟新活力。
“從7月份的主要經濟指標來看,我國經濟持續恢復,總體回升向好?!鄙a需求基本平穩、就業物價總體穩定、發展質量穩步提升,張立群用幾個“穩”字總結國民經濟發展態勢。
內需是經濟增長主引擎。當前,國內需求不足仍是經濟運行面臨的重要挑戰,各地各部門充分發揮消費基礎性作用和投資關鍵性作用,多措并舉促進內需潛力釋放。
伴隨著機械轟鳴,山東2023年秋季全省高質量發展重大項目建設現場推進會正式啟動,共計797個項目集中開工建設,總投資達7054.3億元。
國家發展改革委明確4方面17項具體措施,推動民間投資高質量發展;多地優化民間投資項目管理流程,搭建民間投資問題反映和解決渠道……從中央到地方,一系列真招實策著力激發民間投資活力。
一手穩投資,一手促消費。在有著“最火暑期游”之稱的這個夏天,多地游客激增。趁假期游覽祖國大美河山,成為很多人的不二之選。演唱會、音樂節等文娛表演持續火爆,甚至出現一票難求的現象。
文旅市場的火熱,透過交通運輸領域可見一斑。長江三峽,貨船往來如織;湖北武漢,站臺人頭攢動。數據顯示,7月份,我國交通運輸經濟繼續保持恢復態勢,客運、貨運、港口貨物吞吐量、交通固定資產投資等主要統計指標同比均實現增長。
1至7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7.3%。張立群認為,近期出臺的促進消費系列政策不斷落地見效,暑期消費熱潮進一步推動內需恢復增長。各地政府紛紛推出發放消費券、支持新能源汽車下鄉等舉措,促進消費活力加速釋放。“隨著促消費政策進一步發揮效力,消費的‘主引擎’作用將繼續顯現。”
“智能”“節能”家電廣受青睞
創新驅動綠色發展
集微波爐、蒸箱、烤箱于一身的廚房一體機,讓烹飪新手也能烹制美味;輕輕敲擊冰箱門就能變透明的智能冰箱,最大程度減少冷氣消耗;自動識別衣物調節參數的洗衣機,遠程操控即可完成全部洗衣流程……走進河北省廊坊市的一家家居賣場,以“智能”“綠色”為標簽的家居商品琳瑯滿目,前來咨詢購買的消費者絡繹不絕。
作為我國傳統優勢產業,今年以來,家電產業展現出蓬勃的潛力,正成為工業穩增長、促消費的重要引擎。居民對智能消費產品需求不斷擴大,帶動7月份智能消費設備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5.3%?!爸悄?、節能,是家用電器行業的主要發展方向,也是居民消費的熱點?!辟u場相關負責人介紹。
經濟發展的韌性從何而來?來自邁向中高端的科技創新——創新驅動發展動能持續增強,科技投入持續增加,高附加值產品制造快速增長。
向“新”發力,逐“綠”前行。放眼全國,各地積極作為,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步伐,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隨著產業向高端延伸,以航空航天為代表的高端制造業較快增長。今年7月,規模以上航空航天器及設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2%。
在北京,物流中心的分揀機器人24小時搬運貨物,將分揀速度提升2至3倍;在山東淄博,擁有綠色二維碼的水泥建材廠獲評“國家級綠色工廠”;在廣東深圳,智能網聯汽車“跑”進全國第一梯隊……近年來,企業在創新驅動和節能減排方面持續轉型。另一方面,市場競爭也推動企業加快轉型升級,通過技術創新提高產品競爭力。
“全面、完整、準確貫徹新發展理念,從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5個方面著力推進高質量發展,我國經濟正在邁向高端化、智能化和綠色化。”張立群說,“我國經濟增長是發展質量不斷提高的增長,具有贏得長遠未來的巨大潛力和活力。”
政策“組合拳”落地落實
長風破浪未來可期
山東省發布《實施先進制造業“2023突破提升年”工作方案》,提出全年新培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000家以上;湖北省印發《加快推進光谷科技創新大走廊協同創新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3—2025年)》,將光谷科技創新大走廊打造成為原始創新策源地、產業合作新高地;廣東省召開“粵商·省長面對面協商座談會”,為加快推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凝聚共識……放眼全國,各地推進高質量發展亮點紛呈。發揮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國經濟長風破浪的潛力不斷增強。
我國經濟發展的后勁和潛力從何而來?張立群認為,從生產和供給能力來看,我國擁有世界種類最齊全、規模最大的生產制造體系,220種產品產量位居世界第一。此外,我國擁有約8.8億勞動年齡人口,人才資源達2.2億人,為全球規模最大、門類最齊全、研發人員最多的人才資源大國?!叭丝诩t利”不斷升級為“人才紅利”,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持久動力。
我國經濟的后勁和潛力,還蘊藏于廣闊的市場空間和龐大的消費需求?!拔覈鴵碛?4億人口支撐的超大規模國內市場,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通過收入增長和供給水平提高得到持續激發,我們國內市場的潛力是無限大的。”張立群說。
從“十四五”規劃的102個重大建設項目抓落實、抓開工,到日前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恢復和擴大消費的措施》、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發布《關于實施促進民營經濟發展近期若干舉措的通知》等,多措并舉促進經濟回升向好的能量全面蓄積。張立群表示,我國宏觀政策工具箱選項充足,宏觀經濟政策逆周期調節力度可以進一步加強。需求收縮的困難終將被克服,新一輪回升向好的經濟增長周期正在開啟。“我們說中國經濟長期向好基本面沒有變,正是因為這些條件沒有改變。”
“這個過程是暖意逐步驅散寒意的過程,這個時候一定要有耐心、有信心、有定力。”張立群說,“各項政策‘組合拳’的綜合效果,把我國一系列支撐經濟恢復向好的條件組合起來,最終必將形成中國經濟全面回升向好的強勁發展態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