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象
餐飲經營者
目的
再也不盲目的創業,開業了!
內容
試營業,為什么有的餐廳能讓人“第一眼定情”,有的餐廳第一天就把新老顧客都得罪光?
試營業,把新老顧客得罪光了……
試營業,往往決定了市場和消費者對餐廳的“初印象”。有的餐廳可以借顧客嘗鮮心理吸引忠粉,也有餐廳第一天就趕走了顧客。
一個已經開出7家店的特色小吃連鎖品牌,在當地最新的購物中心籌備了新店,趕著購物中心開業第一天試營業。沒想到,第一天迎客店里就亂成一團。
購物中心跟大多數商家聯合推出促銷優惠,飯點兒每家餐廳門前都擠滿了人。面對忽然涌來的大批客流,服務員手忙腳亂狀況百出:
門前擠了10多個人之后,才有服務員過來說“要不大家先排個號吧”;
餐具不夠用,點了甜品的顧客沒勺子、點了小吃的顧客沒筷子;
更離譜的是,一位客人吃剩下的大半碗酸辣粉,被誤端給了另一桌客人……
這個在當地頗有口碑的品牌,新店第一天試營業,不知道得罪了多少新老客人。
究其原因,表面上看是店面“生意爆棚”造成運營跟不上,而實際上,是老板對試運營的準備不足,不知道試運營該“試”什么、怎么“試”。
試營業,“試”的究竟是什么?
“餐廳主要要弄清楚試營業的目的、試哪些內容,和試營業的時間長度。
1、7~10天最合適,不同品牌各有側重
連鎖品牌和有經驗的餐飲老板在開新店時,不會打無把握之戰,進入新的環境或市場,一定會首先強化自己的競爭力。
建議,試營業時長最好在7至10天 。時間太短不足以發現問題,時間太長拖延正式營業時間沒有意義。
而不同規模的餐廳,試營業主要有兩種形式:單店初開做產品測試,連鎖品牌開新店做運營測試。
2、“試”產品:顧客意見要有所取舍
新品牌和新產品,做試營業主要是產品方向的測試。通過顧客的評價和反饋,找到標準產品,進行標準化、規范化。
千人千味,產品肯定要多聽顧客意見,但要確保意見的范圍和來源。產品調整的依據,主要有兩個來源:內部研發人員自測 外部顧客反饋。
這些顧客隨機不是隨機選取的,“我們主要選擇那些對產品敏感度高、表達能力強,最好有一些零售服務經驗的人。”為了保證樣本足夠多,他們“神秘顧客”的數量達到了500人。
3、“試”運營:別追究責任,要研究問題
即使已經開過很多家店的連鎖品牌,新店設備是否運轉正常、電負荷夠不夠、新老員工是否合作默契、動線是否需要優化……都需要磨合。
萬濤在三線城市的家鄉開了兩家酸菜魚專門店。在第二家店試運營時他發現了幾個細節:新店員工不清楚桌號排列,容易上錯菜;傳菜小弟走路快,酸菜魚的滾燙油湯好幾次差點濺到身上;服務員清潔噴霧拿太高,幾乎噴到旁邊正在就餐的顧客桌上。
萬濤是這么改進的:
讓店長打印一份桌位表貼在傳菜口,傳菜小弟能隨時看一眼;
安排傳菜小弟閑時端餐盆練習走路速度,每晚回家做做俯臥撐鍛煉臂力;
開班會時,店長示范清潔桌面的流程、細節,每個員工實操練習。
吳濤認為,新店試運營遇到問題,不應該追究責任,要研究問題,看表象原因和背后的緣故想辦法解決,“試運營最應該做的就是試錯和解決問題”。
4、正確預熱:開業前先做好口碑和宣傳
新店開業活動一般會做大力度的優惠促銷,三折、五折、買一送一都是常見的優惠形式。但如果這樣的活動,在試營業期間做,新店還在磨合期就接待大量客流,肯定會出現狀況。
試營業期間,為當地美食媒體每家提供了一批免費試吃名額,邀請吃貨顧客上門體驗。
顧客試吃、提供建議反饋,同時還在線上平臺進行評價,試營業期間品牌就有了一定的品牌曝光度和口碑。正式營業時,海報、傳單、廣告位一起推出活動:朋友圈集贊10個免費吃、抖音視頻點贊10000免費吃3天,立刻吸引了無數顧客上門。
總結,試營業的新店/品牌預熱,有兩種方式:
一是做小折扣,吸引一部分嘗鮮客群;二是定向邀請顧客,可以通過當地美食媒體發放免費試吃名額。
一來借助媒體平臺做宣傳預熱,二來通過美食媒體邀請來的顧客一定是吃貨級顧客,反饋更有價值,他們在線上平臺的評價,也可以幫餐廳做口碑。
5、“試”出客群:摸清你的顧客和潛在顧客
一家餐廳如果不清楚自己的目標客群,就像盲目沖進了戰場。
試營業是餐廳與市場、顧客之間的一個磨合期,能幫助餐飲品牌進一步了解自身的定位、消費者的結構,盡快確定到店顧客的消費者畫像,以便確定自身定位和消費走向。
上海一家針對女性的主題花房火鍋。有很多女孩先是跟閨蜜吃,后來跟愛人來吃,再后來還會帶著老人、孩子全家來吃,這已經是一種常態。
這家店定位非常精準,它成功瞄準了A(女人)這樣一個原點的人群,卻吸引了B(男人)和C(老人孩子)這兩個大的相關客群,成功地打出了子母彈。
6、市場磨合:相比火爆,顧客滿意更重要
成都某鴨血火鍋首店開始試營業。
火了的鴨血火鍋,已經經過多區域市場考驗,但進上海依然是進入全新市場,上海首店從環境、設備、到菜品、鍋底、操作流程等,都進行了升級。
為跟新市場磨合,上海店試營業期間限量限時接待顧客,僅在每天中午11點~2點,下午5點~9點接待顧客。
試營業是上海店接受消費者的檢視,需要根據實際市場情況進行調整。“相比與開業火爆,我們更希望讓每一位顧客都滿意,都能被品牌的產品和服務打動。”
相關負責人透露,試營業期間,店鋪的每日翻臺率達到6次。從市場反應來看,上海消費者對鴨血的認可度也很高,鴨血點單率為113.9%。
餐廳試營業,餐飲卻沒有“試營業”
餐廳的試營業就像是新車的磨合期、大戰前的模擬演習。
然而, 試營業不是顧客“原諒餐廳”的理由。內參君梳理了一些試營業期間的禁忌:
新品牌、小品牌,不宜折扣過低。 如果第一批客人對餐廳的第一印象是“撿便宜”,那么除非餐廳長期保持超高性價比,否則一旦恢復正常價格,會立刻失去靠超低價吸引來的顧客。
優勢不明時,切忌盲目宣傳。 試營業期間要不要大肆宣傳?沒有統一答案,但不要在確認自身優勢前盲目宣傳。優勢不明、宣傳沒有重點,最常出現的結果是效果不佳、浪費資金。
不可觸碰行業底線,后果得不償失。 營業證件還沒辦下來,有些餐飲店為提前盈利,回籠資金,以試營業的名義“搶先”開業。韓寒的“很高興遇見你”寧波某店,就因未經依法取得餐飲服務許可證“試營業”,被罰沒款28.4802萬元。
總之,餐廳有試營業,餐飲卻“沒有試營業”,只要開門迎客,就應該為顧客提供好的產品和服務。否則,試運營期間糟糕的消費體驗,可能就會壓垮一家新店。
您身邊的餐飲管理專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