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諸建芳表示,在穩增長政策合力的支持下,供需循環將快速修復,全年仍有望實現接近5%左右的增長。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諸建芳周二表示,中國經濟最困難的時刻已經過去,預計三、四季度單季經濟增速水平將重回強勢,全年仍有望實現接近5%左右的增長。
他表示,3月份以來,部分重點城市受疫情沖擊,致使短期經濟景氣快速下行,上半年經濟增速可能與年初既定的目標差距不小。不過進入下半年,隨著常態化核酸檢測的鋪開,疫情防控與經濟增長之間的統籌將會做得更好,一攬子穩增長政策也將充分釋放出效果。
“我們認為中國經濟最困難的時刻已經過去了,大體上來看,二季度是全年經濟增長的一個低點,到下半年我們預計政策會全力以赴,經濟會急起直追,會力爭把二季度損失的經濟增長奪回來。”諸建芳在中信證券舉辦的2022年資本市場論壇上稱。
“盡管在困難年份,主流國際機構傾向于低估中國經濟的韌性和反彈的動量,但是我們認為不應喪失對中國經濟增長的信心。”他說。
“我們預計在穩增長政策合力的支持下,供需循環將快速修復,二季度經濟同比有望實現微幅增長,三四季度GDP增速將拾級而上,有望實現6%左右的較高水平,全年仍有望實現接近5%左右的增長。”
諸建芳指出,首先,從4月中旬后,全國新冠疫情進一步得到有效控制,目前上海已經基本實現社會面清零,并全面復工、復產、復市,全國經濟也開始進入復蘇進程。
從金融數據看,5月份已經明顯可以看到邊際上呈現較為顯著的修復狀態。中國人民銀行6月10日發布數據稱,5月份,金融機構新增人民幣貸款1.89萬億元,同比多增3920億元;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2.79萬億元,同比多增8399億元。
從實體經濟運行來看,主要指標如工業、服務業、投資、消費、進出口、房地產等數據明顯地呈現一致性向上回升的狀態。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5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6.7%,降幅比4月收窄4.4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0.7%,比4月回升3.6個百分點。5月,全國商品房銷售金額1.05萬億元,同比下降37.7%,降幅比4月收窄8.9個百分點。
“雖然房地產那些指標是負增長狀態,但是它也是在收斂的,負增長的狀態也有明顯的改善。”諸建芳說。
此外,他指出,中央的穩增長“態度堅決”,穩增長政策不是短期的階段性托底,相關政策具有連續性、持續性,旨在充分對沖疫情以來的經濟缺口,未來穩增長政策有望持續加力,增量創新政策工具將不斷推出。
“實際上在這一輪的穩增長(政策)實施當中,還有一個‘扶上馬,再送一層’的政策,它有一定的富余,如果實施當中從經濟數據反映出來力度不夠,政策可能還會有進一步的出臺。”他說。
對于市場擔心的通脹問題,諸建芳表示不用過于擔心。“雖然下半年CPI會有所體現,或將在三季度開始突破3%,但是總體來看中國的通脹不會那么明顯。此外,我國的經濟環境也不具備發生大幅輸入性通脹的基礎。”
他進一步指出,發生大幅輸入性通脹需要三個條件:一是匯率制度缺乏彈性,二是被動地接受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的波動,三是國內流動性也同時明顯過剩。以上三方面條件,在我國當前的經濟環境中都不具備,并且隨著國內經濟體系日益成熟,宏觀政策調控能力也明顯增強,預計能有效應對當前的輸入性通脹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