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階段《基礎篇——構建積極正能量》
**節:認識之旅——積極正能量溯源,我是一切的根源,看不見得幸福動力(50分鐘)
1、課程熱身——讓學員清楚了解本次課程的設置特點、要求并形成團隊契約關系,根據TAT(主題統覺測試)進行分組,小組成員與助教共同完成本次沙龍活動。
2、我的自畫像——了解你是一個怎樣的人、了解積極正向心智模式與行為模式理論
繪畫治療——畫一張你的自畫像,**對畫的分析以及自我的分享,同時他人鏡子的映射,了解自己忽略的潛意識和自我,進一步了解自己是一個怎樣的人,想過怎樣的生活,過往的自己積淀了什么,留下了什么,與外界的交流模式是怎樣的?了解自我狀態,來發掘隱藏在內心深處的自己,進而了解自己與環境的共融模式,清楚積極正能量的理論源泉。
3、我的六十問——了解你先天的氣質特點以及后天所展現的積極正能量模式
氣質類型測試與自我狀態分析——了解你的先天氣質類型,膽汁質、多血質、粘液質抑郁質,清楚每種類型的關注點與需求。了解自我與環境以及他人的交流活動模式,清晰由此帶來的消極心理狀態,進行積極正向預設。同時彼此分享各自類型,有助于達成理解與接納,也更清楚團體消極能量的來源。更全面的了解真實的自己,構建積極心理壁壘,降低消極狀態,積極面對自我、悅納自己。
自我突破:我的小黑屋冥想練習
第二節:探索之旅——認領我們的“內在小孩”,探索生命里“未能完成的”面對接納自我
生命之輪——面對自我需求,挖掘內在驅動力,探索正能量的防御機制(30分鐘)
描繪生命的輪子,感悟生命中重要的十樣東西與你的連接,了解此刻你的滿意度狀態,挖掘內在需求,接納生活中的問題以及消極狀態,找到遺失的動力系統。構建積極良好關系。
第三節:發現之旅——重塑自我,拼湊信念圖像,找回遺失的能力,管理自我(50分鐘)
1、我的支持系統——積極正能量模式一構建你的支撐體系
**自我認知以及關系結構的明確,對過去的經驗模式進行梳理,構建三層支持系統,包含人、關系和事物,內心構建堅強壁壘,防御、面對、處理、容納消極狀態,達成自我和諧穩固。
2、生命“完型”技巧——積極正能量模式二構建自我信念、價值觀、行為規條
以“原來我可以這樣生活”為主題,對消極狀態可能導致的原因以及過去經驗思維留下的非理性痕跡進行信念、價值觀、行為規條完型技巧演練,達成自我認知自我解構自我重塑后的覺察,完成積極正能量模式思維的新重構。
第四節:創造之旅——傳遞積極正能量,再現自我(15分鐘)
成長與轉變--重繪人生曲線,改寫自我故事
現場體驗積極正正能量——我與我自己在一起,行動構建。
課程小結:5分鐘
第二階段《工作篇——借助積極正能量,構建幸福工作模式》
**節:感悟幸福,認知幸福工作模式 (50分鐘)
1、團體熱身——你生活中的幸福工作畫面。(5分鐘)
2、幸福成長車輪——幸福車輪轉,交流你我的幸福感悟,帶你走進幸福工作心理認知,探究人的動機、期望與內在工作價值需求,探究積極心理學的神秘內涵。(20分鐘)
3、幸福工作誤區——幸福感與滿足感、價值感、職業枯竭、自我之間的關系,尋找你的幸福工作平衡圈(25分鐘)
第二節:幸福工作來自完善的人格構建(40分鐘)
構建完善人格的意義,歸納完善人格的幾點表現,用組織行為學工具,構建幸福工作故事演繹:用老虎、孔雀、考拉、貓頭鷹四類人格員工組建幸福工作模式,影子照向你我,認清自己所需要的幸福工作狀態,釋放自我,完善適合自己的工作風格和價值點。
第三節:幸福工作來自合理的目標設定(30分鐘)
目標制定方法學習,以幸福小行動與幸福墻壁為案例,學習目標制定思路與方法。學習工作管理技能,合理規劃目標、108天養成良好的自我規劃習慣。
第四節:幸福工作來自合理的時間管理(25分鐘) 幸福工作精力圖解學習,合理規劃你的幸福地圖,學習四種時間管理方法,待辦單與隨身而待的便利貼增強工作效率;安全島練習設置分象限了解你的工作分配簡化生活。
課程小結:5分鐘
第三階段:《生活篇——借助幸福力,再造幸福生活關系》
**節:幸福群體關系——為對方彼此創造價值的合作方式(20分鐘)
1、團體熱身——找尋一見鐘情的他/她,感悟關系紐帶。(5分鐘)
2、理論分析——團體動力學中團體幸福力的構建因素以及動機模式,感悟團體關系模式的不同狀態和互動模式(15分鐘)
第二節:幸福親密關系——群體溝通模式與戀愛、婚姻交往方式(60分鐘)
1、解讀四種親密關系:寄生型、共生型、交互型、獨立型四種親密關系模式現場角色扮演,探討講述四種親密關系表現特征和影響;(10分鐘)
2、親密關系平衡處理練習:親密關系模式構建三部曲,男女性需求分析與交互模式的構成狀態,重構你的親密關系模式。(20分鐘) 3、親密關系處理技巧解讀:完美性愛、獨立自我、溝通技巧、家庭會議,四種常用親密關系構建方式案例解讀。(30分鐘)
第三節:幸福親子關系——構建和諧家庭教育氛圍,重塑家庭關系(60分鐘)
1、家庭氛圍自我察覺,尋找親子問題根源——智慧家長技術認知,了解家庭氛圍,和諧智慧家庭氛圍的表現形式,清晰我的家庭氛圍,協調親子關系的基本假設前提。
2、家庭愛的誤區,清晰認知偏差——畫一幅家庭圖,包含所有家庭成員,小組討論親子模式,進行案例解析,找尋你屬于的家長類型(交換型 懲罰型 冷漠型 說教型 EQ型)
3、EQ型家長成長學習,移情式溝通演練——家庭EQ的八個要訣,培養EQ從家長開始,利用EQ處理具體情緒的方式:接受、分享、肯定、引導、策劃。與心愛的事物分手,化解與他人之間的沖突,承擔責任,幫助孩子建立自信、自尊、自愛。(不同年齡階段心智發展模式,讓家長思考每個年齡階段孩子存在的為滿足的需要產生的問題)
4、重建親子關系,建立新的溝通模式——家長明了心理變化的過程是一個長久的過程,應對各種變化需要構建新的溝通模式。(親子關系操作性處理技巧:表格提前繪制(現場教授制定教育規則)正確贊揚孩子,給孩子一個“黃金時間”,孩子是否應該聽話,孩子不聽話怎么辦?幫助孩子聽家長的話,如何使孩子守規矩,訓練關注良好行為,設置太空時間,定期召開家庭問題會議等。
第四節:幸福生活關系——成長需求與自我實現(5分鐘)
構建家庭理想影畫,完成幸福生活模式構建積極儀式,結束發現幸福之旅課程體驗,用自己的方式開設自我實現生活新篇章。
課程小結:5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