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背景】
“溝通”是我培訓授課18年來一直長盛不衰的課程主題!之所以歷久彌新,是因為:信息爆炸的時代,人們對于溝通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而隨著科學技術日新月異,“溝通”這種軟實力在職場中的競爭力越來越明顯;物質豐裕和節奏變快,使“溝通”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也越來越突顯。
有個調查結果顯示:企業非HR管理者對面試、識人、上下級溝通技術等專業知識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意愿逐年提升,而且企業高層管理者對招聘面試和管理溝通的重視程度逐年提升。
【課程收益】
● 讓學員從心智層面,了解不同類型的人,因層級不同,掌握溝通背后的需求,自然而然就建立解決溝通障礙的信心,立竿見影地提高溝通、輔導、面試、管理等行為的有效性和效率性。
● 讓學員從認知層面、技能層面和意識層面,分別樹立與上下級、其它部門溝通協作的良好工作關系和外部溝通順暢的合作關系。
● 讓部門之間不再因角度不同隔墻拋磚
● 讓組織內外部溝通順暢
● 提升學員在面試識人方面的溝通能力,讓學員精準掌握與應聘者、上下級如何溝通
【課程時間】1-2天,6小時/天
【課程對象】所有需與他人進行溝通和協調的人員
【課程方式】模型展示+練習測試+案例分析+情景模擬+視頻演繹+啟發式、互動式教學
【課程工具】(節選部分)
工具一:成就績效影響因素模型
工具二:心理投射實驗
工具三:鄧寧認知曲線
工具四:個體心智的行為表現差異與模擬依據
工具五:BIC結構化反饋模型
工具六:高中低心智行為表現
工具七:高績效教練提問GROW模型
工具八:人格結構分析PAC模型
工具九:人際風格DISC分類
工具十:EETA四步覺察轉換法
【課程大綱】
上午:基于心智類型的上下級溝通技巧
第一講:認知心智
【問題導入】:我們遇到過的困惑
一、 心智是什么
二、 為什么要講心智:時代發展看心智紅利
【模型解讀】:成就績效影響因素
三、 高心智溝通
【模型解讀】:鄧寧心理認知曲線
【工具】:個體心智的行為表現差異與模擬依據
小結:基于心智類型談溝通才有的放矢。
第二講:認知溝通
【問卷測試】自我的溝通技能評價及差距
一、完整的溝通過程
1. 反饋不可或缺
【體驗活動】:反饋—回想你與上下級溝通的經歷
2. 積極反饋的等級
【模型演練】:BIC
3.正向、建設性的結構化反饋
【練習】:表達感受,多用“我”少用“你”
二、溝通過程中的障礙
問題導入:信息漏斗
1. 個人因素
【心理投射實驗】:白虎的狀態
【模型解讀】:高中低心智行為表現
【思考研討】不同層級間常用的信息發送方法
2.環境因素
【案例共享】:兩次績效面談不同效果
【故事會】:魚牛小故事
3.溝通的層次:
情緒直覺的溝通、規范職業的溝通、成果導向的溝通、基于心智的溝通
三、溝通的三個最主要動作
1. 聽:深度傾聽=閉嘴+復述+求證
1) 深度傾聽:體語形式+語言形式
2) 體語形式應用:LISTEN
3) 語言形式應用:金句
2. 說:工作情境表達方式
【案例】:訓猴子&訓海豚
1) 點評:態度和內容
【練習】:運用金句
2) 高效表達三要點
【案例】:意見領袖、銷售高手、故事大王、談判專家
3) 贊美四階
【全員練習】:三明治式贊美
【案例】:贊美有時比批評更有效,側重不同績效提升點
3. 問:封閉型、開放型問題對比與結合
1) 發問的關鍵
2) 發問出發點
3) 高績效教練提問GROW模型
小結:成人都會溝通,好的溝通卻需要深度認知和刻意練習
第三講:不同情境下的溝通要點
一、人際溝通
1. 人格結構分析:PAC模型
2. 人際風格四大分類:DISC
【頭腦風暴】:對號入座
【情景模擬】:各類型上司/下屬人際風格的特征和溝通技巧
3.你是哪種處世原則:人際法則
二、組織內的溝通
1. 非正式溝通
2.正式溝通:上傳、下達……溝通間容易出現的問題
1) 用溝通認知上司
2) 正確處理上下級關系:五位法、五步法
3) 上傳溝通
4) 如何與下屬溝通
下午:跨部門溝通與面試
三、跨部門協作中的溝通
【問題導入】:開會時常見的惡性循環
1. 跨部門溝通障礙原因
2. 消除跨部門溝通障礙
3. 跨部門溝通的要領
1) 四大誤區解決之道
2) 先把本部門內部溝通做好
【模型解讀】:從心理學角度解析的五個層次
3) 重視工作之外的溝通
4) “串門”之道
4. 跨部門溝通十大對策
【視頻賞析】:同理心
【工具模型】:金字塔、會前三問……
5. 做一個彈性溝通者:“合一架構”
1) 契合----溝通的最高境界
2) 溝通的五種態度:合作態度的表象
3) 有效管理溝通的檢核表
四、面試體現溝通的段位
(一) 面試如相親
a) 結構化、非結構化、半結構化面試法
b) 無領導小組討論
c) 情景模擬法
(一) 想考察什么?
a) 問題分類舉例
b) 專業和非專業提問對比
c) 看人不走眼的關鍵:面試觀察微表情、語氣語調和肢體動作,投射出候選人的內心真實想法。
(三)事實勝于雄辯:如何基于崗位設計行為面試問題?如何追問?
1. 行為面試的問題設計
2. 行為面試的提問技巧
1) 問過去不問將來
2) 問真實不做假設
3) 反復要求對方舉例
4) 留意細節查六要素
3. 行為面試的追問技巧
1) 對候選人回答分析心理
2) 留意所回答內容的細節
l 是否完足夠完整?
l 符合邏輯推理?
l 是否偷換概念?
l 是否所答非所問?
【課程回顧、列行動計劃表、統分祝賀、感言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