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價值】
1、 隨著用工成本的急劇增加,制造業轉型升級,工業自動化成為眾多企業的急迫追求。國內制造企業普遍自動化程度不高,設備精度和可靠性較差,操作人員的素質較低,如何低成本、自主開發自動化制造系統?。
2、 工業4.0和智能制造正席卷全球,在新的形勢下自動化又將迎來怎樣的變化?
3、 自動化的目的無非是要追求產品質量穩定、生產速度愈快、生產成本愈低、用人工愈少。但是目前面臨多種少量的生產模式,產品的生命周期越來越短,投入大額資金去進行傳統的自動化改造還是采用低成本、自主開發的小設備?
4、 自動化項目越來越多,工程師水平參差不齊,如何能確保每個項目都按期按質完成?
本課程將一一為您解決!
本課程秉承適速化、小型化、專用化的低成本、可以自制的領域發展路線,**理論和實際案例,向學員介紹選擇和提取節省或取代人工的作業過程,立足現場開發設計高效省力化裝置和自動化設備。例如:精益自動化生產線設計制作,升降、補充、搬運、輸送、倉儲等省力化裝置設計制作,裝配、固定、壓入、補充壓入、焊接、非標自動化設備設計制作等。**省人化和省力化裝置及自動化系統的導入,可以大規模減少作業人工,極大地減低生產及管理成本,提高企業競爭力。
【課程特點】
實戰經驗分享:劉老師將多年的精益生產經驗和自動化改造實戰經驗(得與失)進行現場分享。
視頻和案例教學:課堂上講**視頻和案例圖片進行邊教邊學式教學。
理論中國化:日本及國外一些精益生產理念華而不實,劉老師**多年工作經驗,將大部分的理念中國化,以簡馭繁,讓中國人能聽得懂、學得會。。
【適合對象】
制造型企業高層決策人員;設備工程、生產技術管理人員;生產管理、品質管理、IE工業工程、車間現場等相關管理人員;項目負責人及骨干等。
【課程時間】
1-2天(6小時/天)
【課程大綱】
**章:世界自動化發展現狀及發展方向
1、制造大環境分析
2、工業4.0與中國制造2025
3、智能工廠、智能物流、智能制造
4、自動化發展方向、信息化與自動化
5、常見的自動化形式(LCIA、非標定制局部自動化、全自動生產線、智能生產線)
? 加工設備自動化
? 裝配自動化
? 物流供輸系統自動化、自動化立體倉庫
? 檢測自動化
? 機械手
? 工業機器人
? 集成制造系統
6、制造自動化:自動化VS機械化
機械化:由機器代替人力勞動
自動化制造系統=基本勞動機械化 輔助勞動機械化 自動控制系統
制造自動化的過去、現在、未來
簡單說自動化原理:程序單元、作用單元、傳感單元、制定單元、控制單元
第二章:精益生產與自動化
1、精益思想與自動化
2、七大浪費與自動化
3、IE七大手法與自動化
4、動作經濟原則與自動化
第三章:自動化與自働化
1.、自動化為什么不成功?
自動化VS自働化(自動化為什么在企業不成功?沒有“人”字邊的自“動”化)
※案例分析及演練:某工廠生產線自動化改造失敗案例研討
自働化的適應范圍(可以進行自働化的生產線、難以實現自働化的生產線)
自働化:人字邊自動化,是把重點放在阻止生產線的流動,當發生異常狀況時,生產線就會自動停止的生產結構體系
? JIDOKA自働化:迅速對應異常
? JIDOKA自働化:零不良,工序內造就品質,確保100%良品制造
? JIDOKA自働化:省人化,不需要對機械設備進行運轉看護
自働化VS自動化:設計面的差異、功能面的差異、管理面的差異
? 自働化的誤區:自動化的設備、設備的自働化
2、TPS豐田自働化常見裝置:定位置停止系統、誤動作防止系統、防呆裝置、安全裝置等
逐步自動化:人機工程與人機聯合分析,人機組合與分離,半自動化到完全自動化
? 區別工具(TOOL)與機器(Machine):實現了沒有人陪伴的設備才叫機器
※案例分享:豐田生產自動化的24個步驟
第四章: LCIA簡便自動化的策略與方法
1、簡便自動化的定義及其六大基本條件
2、加工作業的自働化:區別人工動作與機器動作
? 加工自働化的步驟及完全自動化的過程演變
? 加工作業的自動化項目
? 加工作業自動化過程要點與裝置設計
3、組裝、裝配作業的自働化
? 裝配自動化的步驟及完全自動化的過程演變
? 裝配作業的自動化項目
? 裝配作業自働化過程要點及裝置設計
4、搬運、搬送作業的自働化:材料搬運、在制品搬運、成品搬運
? 搬運、搬送作業自動化的步驟及自動化的過程演變
? 搬運、搬送作業自動化項目
? 搬運、搬送作業自動化過程要點與裝置設計
5、徹底的作業改善:自動化之前徹底消除浪費
6、自働化設備改善:生產設備布置的3P原則
第五章:非標自動化裝備的低成本LCA自主設計
1、低成本自動化LCA設計的基本原則
2、防呆技術設計,確保設備加工及作業品質
? 機械防呆:導位輔助、公差補償
? 邏輯制動:條件設定、安保裝置
? 系統糾錯:界面信息、聲光警示
? 作業指引:作業指導、計量檢校
? 拓展:制造現場常用的防呆裝置設計
第六章:自動化項目管理流程
1、 需求分析
自動化的目標:成本預期?質量預期?產能預期?或綜合預期?
2、 立項評審
為達成預期的多方法選擇與比較
影響自動化方法的人機料法環因素及優先考慮方式
3、 團隊組建
PDT模式實施要訣
4、方案設計
5、方案評審
6、模塊設計
7、組裝調試
8、試機
9、試生產
10、項目結案
第七章:自動化改造管理技巧與常用理念
1、知識管理
2、工藝優化及管理
3、投入產出比核算
4、OEE 及CPK 計算
5、其它設備衡量指標
6、生產流程優化
7、CBB 管理
8、IPD管理
9、DFMEA、PFMEA
10、頭腦風暴法
11、TRIZ
12、自動化路線圖規劃
13、、降維設計、提升速度設計、增加數量設計
14、接口技術與規范化、歸一化原則、通用性原則
第八章:自動化改造風險管理
1、家電、電子行業自動化改造常見問題及預防措施
2、供應商違約風險
3、供應商走訪及評審機制
4、工裝夾具及配套設施的設計風險點
第九章:設備可靠性技術
1、維修預防(無維修設計)
2、自檢及自動診斷設計
3、設備自我管理設計
4、安全及預防措施
5、設備防呆措施(案例,灌膠設備改造)
第十章:自動化與TPM管理
TPM八大支柱簡介
第十一章(備選):非標自動化裝備設計的主要元器件功能及使用
? 傳感器:物理、光纖、紅外、仿生、電磁、磁光效應、壓力、溫度、超聲波、X光等
? 虛擬儀表、變頻器、變壓器、繼電器、電磁閥、保護開關、真空發生器
? 絲桿、滑軌、步進電機、三次元、伺服電機
? 驅動器、液壓裝備、氣壓裝備、CCD、視覺識別系統
? 單片機、可編程控制器PLC、工業計算機I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