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目標:
國學智慧如何學以致用,是當下管理者頭疼的問題。
本課程從管理的定義出發,通過案例來探討管理的本質就是人性的管理,而人性的管理就是國學智慧的內涵,并給出了管理人性的思路和方法,同時揭示了這與未來管理的要義是重合的。并站在大歷史角度,從儒家創始人孔丘作為管理學家來研究和解讀周朝這一中國歷史壽命最長企業的興衰,剖析其管理之道,通過對《論語》和《道德經》的詮釋來解決當下企業的管理難題。
課程大綱:
第一部分、管理是用來做什么的
一、管理的定義
1、當當網案例分析:歷史沿革;
2、當當網案例分析:自己及對手的管理方法;
3、當當網案例分析:管理問題;
4、當當網案例分析:時代背景。
二、管理比拼的是什么
1、案例:齊國靠戰略成為春秋第一霸主;
2、戰略的作用:使命、遠見和組織;
3、案例:偉大公司的戰略;
4、戰略的思考:以終為始;
5、什么是戰略;
6、戰略能力的培養。
三、管理是管理什么
1、管理是管理人?人欲?人性?
2、從囚徒困境與制度建設角度探討:人性是善還是惡;
3、引出最終思考題:人性如何管理。
四、人性如何管理
1、現在的團隊靠什么管理?
2、“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真正解讀;
3、人性的秘密——人性的三個維度;
4、人生的四個境界。
第二部分、透析未來的管理:人性的釋放
一、中國近100年的商業模式——以30年為周期的管理背景
1、中國近100年的商業模式演進;
2、未來企業管理的趨勢:由務實時代進入務虛時代;
二、未來的管理背景:DT+平臺+智能=人性的釋放
1、工業1.0到4.0的新矛盾;
2、工業4.0要解決什么問題;
3、IT和DT技術變革,組織管理業態從公司到平臺;
4、互聯網平臺,解決了工業管理時代的地域難題;
5、組織形式:從金字塔管理到網絡管理;
6、需求與供給的管理決定了商業模式;
7、人力資源管理:從“公司+雇員”到“平臺+個人”;
8、平臺管理模式:大平臺+小前端+富生態+共治理。
第三部分、向周公學管理邏輯
一、重新解讀孔子
1、東西方軸心時代的歷史必然;
2、他們都發現了什么真相?
3、思考題:誰收獲了世俗的最大福報?為什么?
4、孔子的生平;
二、周朝公司的興衰
1、公司成立的使命和法定地位;
2、分配機制:股權結構+股權激勵+股權繼承;
3、公司的企業文化:禮樂節之;
4、公司的制度缺陷導致諸子百家的誕生;
5、孔子與老子的會面碰撞出了什么火花;
6、尾聲:秦漢的崛起;
7、我們學習諸子百家的目的。
第四部分、儒家的管理之道
一、管理的修煉
1、擁有財富的三個模式
2、管理的五項修煉;
二、《論語》中的管理智慧
1、讀懂儒家經典的鑰匙;
2、儒家的管理模型:道之以政,道之以德;
3、子貢的儒商之道;
4、最高明的思維模式;
三、修身的本質
1、為什么要修身;
2、:第一學霸顏回的修身之道;
3、從小人到圣人的修身之路。
課程對象:
1、熱愛中國傳統文化并愿意身體力行的企業領導人;
2、希望系統學習《論語》里的管理智慧并提升管理能力的管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