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個典型實務案例解除“內外兩套賬”
和“發票虛開”嫌疑》
【課程背景】
稅務稽查、外部審計都是用數據說話, 通過對相關數據的重重篩查和比對分析,使得企業外賬數據無法掩蓋“人造數據”的種種矛盾,企業不得已存留的內賬也暴漏無余。這勢必導致企業的稽查風險、審計風險,及會計人員職業風險徒增。
違規企業內賬的存在、賬外資金的分流,無疑也是企業上臺階和后續創業的絆腳石。
好會計也可能不小心做出內賬,因為內賬以真實發生的交易或事項為依據,可能缺乏合法憑證,但從稅局視角看,更像是故意為偷稅設立 。
另外,小到“錢 條”的小金庫管理模式,大到內賬外賬分兩套設備軟件核算,兩套人馬分頭工作, 內外賬并行,還常伴生發票虛開隱患。
【課程收益】
提升會計人員對內賬的涉賬風險、稽查風險、審計風險的把握和防范能力。從而規范賬簿, 內外賬合一的角度解除“內外兩套賬”和“發票虛開”嫌疑,從而降低企業的會計處理風險、稅務稽查風險,最終提升會計人員納稅處理技巧,增強對自身的職業風險的防范能力。
【課程對象】
企業財會主管、負責財務工作的領導、會計人員、出納、行政人員(內賬涉賬人員),以及會計從業資格持證人員,會計相關專業愛好者。
【課程形式】
本次培訓,以25個典型詳實的案例為切入點,采用深入淺出的講解方式,分析解除“內外兩套賬”和“發票虛開”嫌疑,并適時將典型案例提升到理論層面,使學員能夠在較高的層面掌握財會、稅收法規的應用,具備解決兩賬虛開嫌疑的能力。
【課程大綱】
1、被查出的違規企業內賬展示:內賬的產生及內外賬并存的原因
1.1主觀環境原因:如賬外經營逃稅;搞原始積累;逃避開監管,靈活處置
1.2客觀環境原因:合作方違規輻射,如原始憑證短缺:無法取得合法的發票、收據
2、違規企業做內賬的通常程序和方法,以及潛在風險
2.1 違規企業做內賬的通常程序和方法
2.2 內賬、外賬、亂賬、假賬的實務甄別
2.3違規企業保留內賬的潛在風險
3、企業內賬從被質疑到被查出的具體途徑
3.1針對企業綜合情況分析:生產規模、納稅申報情況、同類企業比較、主要銷售渠道、主要原材料及進貨渠道、用電量、用水量等
3.2檢查電子記錄分析:生產進度、員工考核、業務費支出情況,如郵寄費、差旅費憑證、運輸發票憑證等
3.3有關賬冊、憑證分析:如合同、收據、現金日記賬、收料及發貨記錄單、臺賬
3.4貨幣資金的私卡交易分析。在銀行開立的所有賬戶情況,企業負責人、銷售主管、財務主管持有長期信用卡或私卡的情況,以及持有股票債券、基金的情況,結算憑證存根情況。
3.5存貨的數量信息比對。貨物存放地驗收入庫單、領料單、發貨單情況 、發票清單、質檢報告
3.6固定資產數量信息比對。固定資產的入賬、使用、報廢情況
4、企業內賬引發的財務風險及防范措施
4.1 增資風險及防范措施
4.2 籌資風險及防范措施
4.3 投標風險及防范措施
4.4 建安行業資質風險及防范措施
5、 被質疑兩套賬的會計人員風險防范措施。
5.1會計人員掌管小金庫的量刑風險及防范措施
5.2會計人員涉及稅收征管的風險及防范措施
5.3會計人員涉案國有資產流失的風險及防范措施
6、內外賬嫌疑下疑似發票虛開問題的甄別及解決措施
6.1虛開發票的識別及定性
6.2暴力虛開、抵扣、申報問題
6.3醫藥行業成“虛開發票區”
6.4虛開發票虛構業績入刑
6.5老板內賬被查兼有虛開,會計人員如何自我保護
7、內外賬合一的途徑及具體方法
7.1 A企業大虧洗大澡可以嗎
7.2 A企業轉小可以嗎
7.3 規范途徑及具體方法
(1)內外賬明細核對
(2)識別對賬差異及原因
(3)調整差異
(4)還原數據
(5)并賬合一
(6)重建賬套
8 現場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