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等待100年獲得頓悟,也可以利用這些原理用15分鐘解決問題。”------前蘇聯發明家阿奇舒勒 環顧當今世界,財富日益向擁有知識和科技優勢的國家和地區聚集,誰在知識和技術創新上占優勢,誰就在發展上占居主導地位。經濟強國必然是科技強國。今天在一些發達國家,技術創新對經濟發展的貢獻率已達60%-80% 。 我國十二五人才發展規劃,明確提出,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是國家發展戰略的核心,是提高綜合國力的關鍵。 我們要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將創新方法作為一項長期性、戰略性工作來抓,切實從源頭上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推進創新型國家建設。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指出:突出培養造就創新型科技人才。發展目標:圍繞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以高層次創新型科技人才為重點,努力造就一批世界水平的科學家、科技領軍人才、工程師和高水平創新團隊,注重培養一線創新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建設宏大的創新型科技人才隊伍。到2020年,研發人員總量達到380萬人,高層次創新型科技人才總量達到4萬人左右。 “自主創新,方法先行”,創新方法是自主創新的根本之源。TRIZ(發明創新方法)正是培養創新人才的最好方法。俄羅斯,從小學、中學就開設了創新發明理論課(TRIZ)。我們國家從小就只關注應試教育,忽略思維發散和創造造性培養。大多數人思維是收斂性,不是發散的。中國人更需要TRIZ(創新思維和創造性解決問題學習)。目前,眾多世界知名企業都已經在研發設計流程中實施TRIZ,使用TRIZ解決每天遭遇的實際問題,幫助他們提高產品研發效率,降低研發成本,提高企業創新競爭力。 TRIZ目前正由波音、空客、福特、IBM、APPLE、摩托羅拉、三星、3M、飛利浦、西門子、航天科技集團、中興通訊、華為、美的、南車集團等企業廣泛推行。TRIZ(創造性解決問題方法)廣泛應用在各個行業:軍工企業、航空航天工業、醫療技術、汽車工業、成套設備制造、家用電器、儀器儀表、采掘技術、動力技術、自動、機械制造、化學工業、電氣技術、食品工業、電子技術、制藥工業、包裝技術、精密機械等。
1、識別創新思維的障礙、訓練發散思維; 2、掌握基本創新思維方法和技巧 3、了解TRIZ的基本概念 4、了解技術發展趨勢; 5、定義技術矛盾,利用矛盾矩陣解決問題; 6、利用物場分析和標準解系統解決問題; 7、掌握定義宏觀和微觀級別物理矛盾的方法; 8、綜合利用TRIZ工具求解技術問題。
前言: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
1、原始的創新方法----試錯法
2、人們對待新發明的態度
3、“你可以等待100年獲得頓悟,也可以利用這些原理用15分鐘解決問題。”
**部分 人人可創新
一、“創新改變命運,能力決定未來”
二、創新同學歷無關
三、創新同年齡無關
第二部分:突破創新的思維障礙
一、慣性思維——創新思維的頑癥
二、迷信知名——創新思維的屏障
三、從眾思維——-創新思維的群體失聰
四、自卑、麻木——創新思維的自殘
第三部分妙用創新思維
一、創新思維的多樣性
二、擴散性思維
三、逆向思維
四、想象思維
五、聯想思維
第四部分創造技法的運用
一、頭腦風暴/智力激勵法
二、提問法
三、檢核表法
四、和田十二法
第五部份:TRIZ基本概念
一、產品設計和開發
二、什么是TRIZ
三、TRIZ的起源與發展
四、TRIZ的核心思想
五、TRIZ體系構成
第六部份:技術系統進化法則
一、技術系統和系統進化定律
1、什么是技術系統?
2、技術系統的生命周期和S曲線
3、系統進化定律
討論:你所在行業進化規律
二、技術系統八大法則
1、完備性法則2、能量傳遞法則
3、動態性進化法則4、提高理想度法則
5、子系統不均衡進化法則6、向超系統進化法則
7、向微型進化法則8、法則協調性法則
第七部分:創新原理40條
1分割11事先防范21減少有害作用時間31多孔材料
2抽取12等勢22變害為利32改變顏色、擬態
3局部質量13反向作用23反饋33同質性
4增加不對稱性14曲率增加24借助中介物34拋棄或再生
5組合、合并15動態特性25自服務35物理或化學參數變化
6多用性16未達到26復制36相變
7嵌套17一維變多維27廉價替代品37熱膨脹
8重量補償18機械振動28機械系統替代38加速氧化
9預先反作用19周期性動作29氣壓或液壓結構39惰性環境
10預先作用20連續性30柔性殼體或薄膜40復合材料
討論:運用所學40創新原理探索您的產品技術求解。
第八部份:技術矛盾和物理矛盾
一、技術矛盾的概念
二、矛盾矩陣介紹,如何使用48個矛盾矩陣
三、應用阿奇舒勒矛盾矩陣的步驟
四、引導表格和矩陣應用案
案例分析和討論。
第九部份、物場分析方法
一、物場模型
1物場模型導入
2物場模型的結構和含義
二、發明家的“游戲規則”:物場分析與綜合
1、補充物引入到物質里,形成復合物場
2、引入外部環境中現有的物質,同時在外部環境中形成物場來解決問題
3、**外部環境的置換分解或引入補充物而獲得
4、那就采用大的作用狀態,再把多余的部分帶走
5、把大的作用狀態作用于與之有關聯的另-個物質。
三、消除有害作用的物場
1、規則1
2、規則2
3、規則3
4、規則4
四、物場系統的進化
1、進化趨勢-----從簡單到復雜
2、變成可控場
3、建立雙場
五、物場系統訓練題
第十部份:解決創新發明程序
一、選擇課題
二、建立課題模型
三、分析課題模式
四、消除物理矛盾
五、初步評價所得解訣方案
六、發展所得答案
七、分析解決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