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28日,“鳳凰灣區財經論壇2023”在香港、深圳同步舉行,論壇由鳳凰衛視、鳳凰網聯合發起,將圍繞“新空間、新動能”主題,深入探討多重考驗下的全球經濟機遇和挑戰、大灣區深化改革、香港競爭力、人工智能驅動產業升級等議題,為灣區、中國,乃至全球經濟發展建言獻策。
北京大學校務委員會副主任(原副校長)、北京大學匯豐商學院創院院長海聞在論壇上做了開幕演講。他在論壇上為未來中國經濟增長把脈,認為未來增長主要動力是三個方面,第一是服務業,第二是城鎮化,第三是制造業。
尤其在服務業上,他特別強調,千萬不能將其簡單看成一個吃喝玩樂等傳統的服務業概念。我們的物質生活得到滿足以后,越來越多的要追求非物質生活,也就是十九大報告提出的,社會現在主要矛盾是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我們供給方面不足的矛盾。
“人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是什么?醫療、健康、文化、藝術、優質的教育甚至休閑娛樂等。”海聞稱,同時服務業的發展讓制造業在附加值上大大增加。基本上發達國家的服務業占的比重非常大。
其中醫療健康,和發達國家相比,差距很大。海聞舉例稱,美國的醫療健康占到GDP的18%,世界平均水平是9%,而中國醫療健康占比不到6%,現在每千人醫生數量和護士數量離發達國家也有相當的距離。這也是老百姓需要急需改善的空間,希望將來看病、健康都得到更好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