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大綱】
一、講師的自我再認知 1. 培訓開場 1) 講師介紹&分組活動 2) 學習需求分享與共識 3) 課程介紹、學習公約 4) 觀察:觸類旁通分享 5) 成長路徑與學習承諾 2. 60秒命題表達 1) 命題演講規則與實施 2) 活動體驗小組分享 3) 命題演講團體總結 3. 理想的講師畫像 1) 講師的角色與心態 2) 講師的5大能力 3) 講師使命與信念 4) 觀察:觸類旁通分享 二、 走向理想的講師形象 1. 學員與需求分析 1) 串場活動與操作要領 2) 系統化教學ADIE 3) 學員分析解析與練習 4) 為何要培訓:ASK 5) 教學目標解析與練習 2. 系統化課程設計 1) 課程三大要素與學習效果 2) 課程設計八字箴言 3) 八字箴言觀摩研討 | 3. 教案編寫 1) 教案的功能與內容 2) 教案的呈現形式 3) 教案編寫的3個工具 4) 教案編寫練習與發表 三、臺前表達面面觀 1. 臺前表達技巧 1) 信息傳遞的影響因素 2) 語言應用技巧與練習 3) 肢體語言應用與練習 4) 講師5大能力(備選項) 2. 上臺前的準備 1) 緊張緩解Tips 2) 調整佳授課狀態 3) 輕松準備授課觀想 4) ADIE4級評估概覽 四、主題表達與原創課程觀講 1. 團體學習規則說明 2. 發表與反饋 3. 觀察:觸類旁通分享 4. 團體總結: 5. 作業布置 六、講師的風格與成長 1. 講師風格與角色 2. 教學目標達成評估 3. 學習效果評估 4. 講師成長信念與期許 |
TTT進階之課程設計與開發
《TTT進階之課程設計與開發》課程培訓時間為二天,針對已經具備培訓授課經驗的企業內訓師,旨在**對課程設計的進一步學習,讓學員在課程設計思路,教學方法選擇,活動設計等規劃方面進一步提升,激發學員對培訓專業度的追求,并掌握課程開發工具與標準,為成長為一名優秀內訓師夯實基礎。
培訓立足課程開發的專業角度,圍繞著課程開發的流程“目標-大綱-教法-素材-教具”展開,輔以標準規劃工具,以學員實際授課課程為載體,讓學員在實踐中學習課程開發的步驟,并升級完善自己的課程。
**兩天的培訓與練習,培訓班學員獲得7項可衡量的收益:
【課程收益】:
ü 能夠認同好的課程首先是設計出來的,好講師都是策劃者,提升對課程設計專業度追求的決心和重視;
ü 能夠理解課程開發模型ADDIE涵義,并在未來愿意遵循其指導精神進行課程開發;提升內訓師的專業內涵;
ü 能夠區分教學內容中的KAS屬性,進而依據課程教學目標科學安排課程中KAS的占比,深刻體會不同的培訓內容帶給學員行為的影響;進而配合企業的發展引領員工成長;
ü 能夠說出常用的教學方法,并能夠嘗試針對教學內容KAS屬性進行合適的匹配,改變培訓中的一言堂現象,提升課堂參與度,針對性,以達成教學效果;
ü 清晰理解EAT在課堂活動中的作用,并嘗試在自己的主打課程綱要中,完善EAT和TEA框架結構;得以讓培訓科學的展開,有始有終;
ü 能夠說出教學素材選用的標準,并愿意嘗試按照標準篩選素材,同時按照EAT框架進行素材操作規劃,在目標導向基礎上,培訓變得有聲有色,吸引更多員工加入到成長行列;
ü 清晰教案的標準,能夠說出課程資料包的內涵,并嘗試完成自己主打課程的教案與資料包,為企業培訓復制與傳承做出貢獻。
【培訓對象】:具備一定的授課經驗,
并參加過《TTT內訓師基礎培訓》系統學習的企業內訓師;
【學員人數】:20-28人
【課程大綱】:
一、課和設計開發先備知識 1. 培訓開場 1) 講師介紹&分組活動 2) 學習需求分享與共識 3) 課程介紹、學習公約 4) 成長路徑與學習承諾 2. 課前作業研討 1) 課前作業展示 2) 小組評優與研討 3) 啟示與總結 3. 必備模型與原理 1) 理想的講師畫像 2) 系統化教學模型ADIE 3) 員工能力模型ASK解析 4) 從知到行EAT與PESOS解析 二、課程設計與開發(上篇) 1. 明確課程需求 確定教學目標 1) 串場活動1 2) 焦點問題分析與練習 3) GAPS教學目標撰寫與練習 | 2. 搭建內容邏輯框架 1) 課程三大要素與學習效果 2) 課程設計八字箴言 3) 邏輯框架搭建練習 三、課程設計與開發(下篇) 1. 教學法選擇與活動設計 1) 串場活動2 2) 教學法的回顧 3) 活動素材選用示范 4) 課程設計成果——教案 5) EAT/PESOS的完整性 2. 制作教學材料 1) 課程資料包的構成 2) 課程媒體資料的迭代 四、課程設計成果發表研討 1. 串場活動3 2. 規則說明 3. 發表與反饋 4. 觀察與總結 5. 作業布置 |
TTT進階之授課技巧實操訓練
《TTT進階之授課技巧實操訓練》課程培訓時間為三天,針對已經具備豐富授課經驗的企業內訓師,旨在**對教學方法的深入探討和練習,讓學員能夠將課程設計的流程精準展示,深度掌控課堂,鼓舞學習氛圍,提升學員參與度,提高培訓成效。激發學員為企業績效提升貢獻自己的力量。
培訓立足授課技巧的五大技能,遵循PESOS訓練原則,以學員實際授課課程為載體,讓學員在課堂實踐中,掌握教學法的操作細節,彰顯課程設計的成果。
**三天的培訓與評鑒,培訓班學員獲得6項可衡量的收益:
【課程收益】:
ü 能夠清晰理解學習者的學習成果與教學法的關系,認同細節決定成敗,進而提升對教學方法操作嚴謹度的重視,提升內訓師專業素養;
ü 理解互動引導的目的,并能夠寫出符合ORID的多層次問句;愿意在未來教學中持續應用互動引導的方法,引發學員的現場思考和參與,將被動學習的課堂轉變為主動學習的課堂,將“要我學”逐步引領為“我要學”,在課程中埋下“負責任”的種子;
ü 能夠按照案例研討操作的標準流程,來引領討論,發表與總結,愿意鍛煉自己的客觀中立的培訓立場,開放的接納的培訓態度,進而激發學員的思考和負責任的選擇,達成教學目標,支持企業培訓的發展;
ü 能夠應用影片帶領的方法進行活動體驗或技能示范,愿意鍛煉自己感性表達,理性引導的課堂表現力,進而提升課程帶給學員的影響力,支持企業培訓的發展;
ü 能夠掌握演練教學的操作步驟,并愿意絕對遵循PESOS 原則進行演練帶領,關注細節操作并做到全局掌控課堂,為技能培訓快速復制彰顯成效,支持企業績效提升;
ü 能夠給予學員客觀的評價和具體的反饋,理解“人都是朝著被鼓勵的方向前行”,愿意給予學員鼓舞性的反饋,激發學員更多的思考和行動,進而服務企業發展。
【培訓對象】:具備一定的授課經驗,
并參加過《TTT進階之課程設計與開發》系統學習的企業內訓師;
【學員人數】:20-28人
【課程大綱】:
一、教學法先備知識 1. 培訓開場 1) 講師介紹&分組活動 2) 學習需求分享與共識 3) 課程介紹、學習公約 4) 成長路徑與學習承諾 2. 課教學成果VS教學方法 1) 學習成果金字塔 2) 教學法概述 3) 小組課題ASK分析 4) 教學法初配 二、教學法研習(上篇) 1. 認知-基于目標的引導互動 1) 知行合一EAT 2) K可用教學法概覽 3) 引問之實做與反饋 2. 論理-案例研討 1) 串場活動1(KSA) 2) 案例研討的功用與成查 3) 案例選擇 4) 案例研討的操作步驟 5) 實操與反饋 3. 感知-影片素材運用 1) 影片的功用與成果 2) 影片選擇 | 3) 影片教學的操作步驟 4) 實操與反饋 4. 總結與作業 三、教學法研習(下篇) 1. 課程回顧消化 1) 串場活動2與研討 2) **天學習心得分享 3) 培訓總結提問三層次 2. 體驗-教學活動 1) 活動應用時機與目的 2) 活動設計的原則FISH 3) 活動實施三階段 4) 實操與反饋 3. 學以致用的秘訣-演練 1) 演練應用時機與目的 2) 演練教學流程與操作要點 3) 演練實施示范 4) 實操與反饋 四、授課技巧混合實操 1. 串場活動3 2. 規則說明 3. 發表與反饋 4. 觀察與總結 5. 作業布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