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任力特征(Competency)是哈佛大學教授麥克利蘭(McClelland)在1973年提出的概念,是指“能區分在特定工作崗位和組織環境中績效水平的個人特征。”這些特征可以是個體的動機、特質、自我形象、態度或價值觀、某領域知識、認知或行為技能等,是判斷一個人能否勝任某項工作的起點,也是決定并區別績效差異的個人特征總和。
勝任力模型(Competency model)則是勝任力概念在管理科學中的實際應用,是通過科學的方法與程序,對個體進行綜合分析與評價。隨著經濟環境的日益發展,人力資源已被視為企業最重要的資源。勝任力模型正是基于對人才的有效開發和利用,對管理中的各項實踐工作以及企業文化的建設與發展等具有深遠的影響。國內外企業也紛紛建立起了自己的勝任力模型,作為公司選人、育人、用人、留人的標準。
針對不同的企業,勝任力建模的步驟及方法是有差別的。一般來說,勝任力模型的建立,需要經過以下幾個步驟:確定模型開發的層級(目標對象);甄選績優員工與一般員工,明確績優的勝任力特征,定義勝任力特征,描述評鑒等級及標準,建立基本模型;評估模型的有效性,進行指標效度驗證;專家評議小組論證修正;反饋面談。
在勝任力建模中,較多采用的方法工具有:行為事件訪談法(behavioral event interview, BEI)、360°評估法(360°問卷調查、360°評估者訪談)、指標效度驗證、專家評議小組、反饋面談等。勝任素質方法的應用是一項系統性的工作。它涉及到人力資源管理的各個方面。許多著名企業的使用結果表明,這種方法可以顯著的提高人力資源的質量,強化組織的競爭力,促進企業發展目標的實現。
● 課程大綱
一、 關于勝任力模型:什么是勝任力模型
1、深層特征與高績效特征
2、勝任力模型的構成:集成檢索系統
a)一級檢索:職位說明書
b)二級檢索:模型手冊
c)集成描述:能力詞典、能力定義、行為描述
d)培訓檢索:自我發展方案、培訓提高方案、行為指導方案、思維啟發方案
二 、關于能力:能力是如何形成的
1、能力的層次:冰山模型
2、能力的發展
三、 能力詞典:如何定義和描述能力
1、心理素質:情緒智力、自我效能、自我管理、資源管理、壓力調節、問題處理
2、工作能力:職業意識、獨立工作能力、人際工作能力、專業知識、行業知識
3、管理能力:目標管理與決策、過程控制與執行、資源管理與效率
4、領導能力:授權能力、下屬激勵、培養他人、團隊管理
四、模型開發:如何開發勝任力模型
1、建模方法
2、勝任力層次
a)核心能力:基于企業戰略
b)通用素質:基于企業文化
c)績效特征:基于優秀個人績效
d)繼任特征:基于優秀組織績效
3、建模過程
4、能力檢索體系建立
5、模型更新與數據庫維護
五、 模型應用:勝任力模型的實際應用
1、招聘甄選
2、績效管理
3、生涯管理
4、培訓開發
5、管理開發方案
互動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