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背景1. 作為一個管理人員,您是否會常常感到迷惑:
2. 為什么我每天都陷身于具體事務而忙累不堪?我的效率一直上去不?
3. 為什么我的下屬總是不能勝任工作?我的效率一直這么低?
4. 為什么我總是扮演消防員的角色,到處救火,分身乏術?
5. 為什么我投入了那么多的時間精力,仍然達不到預期的績效目標?
6. 為什么我的下屬的工作滿意度很低,積極性很低,缺乏沖勁?
7. 為什么. . . . . .
如何讓干部真正的成為企業的中堅力量,如何把管理需要的理論、方法、經驗進行融合、提高領悟是企業發展的重中之重。本課程專門針對企業如何提升企業中層的執行力、提升企業效率來展開。**學習使學員清晰自身定位,掌握現場改善、品質管控、效率提升、精益推行的思路及方法工具。從而提高學員的現場意識、 品質意識、教導意識,并終為企業推行精細化管理打下堅實基礎。
“一流企業離不開一流管理”、“管理出效益”的理念已為各大企業所接受,對于任何企業來說,無論是高層領導還是中基層管理工作人員,其管理風格、管理知識和管理方法的高低,都將很大程度上影響,甚至決定著企業的整體效益。
本課程給出一個管理人員管理工作的全景圖,幫助管理人員全面理解管理內涵,由內而外的提高自己的知識與技能,從而全面提升團隊的績效。
課程收益? 了解中堅干部之角色職責,在工作中發揮管理者應有的功能;
? 建立管理者應有的正確態度和意識;
? 了解組織團隊運作中應遵循的原則,讓組織有效運作發揮效能;
? 能夠以科學化的思維及精神,運用實事求是的方法,完成工作;
? 了解在計劃、執行與控制階段應該如何做,做些什么,以順利達成目標;
? 培養主動積極發現問題的意識,以求新求好求變的精神在工作中進行必要的改善;
? 系統掌握生產效率提升的方法和路徑
? 掌握效率提升的計劃的公式和執行工具
課程時間:2天,6小時/天 授課對象:企業各層級管理者及儲備管理人員 授課方式:講師講授 案例分析 視頻互動 角色扮演 情景模擬 實操演練 課程模型:
課程大綱
導引:**分組討論引出授課主題
1、什么是管理
2、管理者是做什么的
3、管理者現狀
4、管理的目的
**講:自我認知的修煉—清晰定位認識自己
一、中堅力量、角色認知
1、為什么要角色認知?
2、提升中堅力量影響力的途徑;
二、中層的地位和作用
三、角色認識與素質模型
1、角色定位與認識;
2、素質特征與能力要求;
第二講:管理技能的修煉—執行是門技術活
一、目標管理:明確目標,理清任務
1、SMART法——準確理解和描述你的工作目標;
2、目標展開圖——將工作任務細化成可執行單元;
二、決策分析:找準問題,做對判斷
1、SWOT法——客觀分析現狀,實施資源整合;
2、PDCA法——掌控過程障礙,做好過程預防措施;
三、統籌規劃:按部就班,循序漸進
1、四象限法——學會區分事情的輕重緩急;
2、思維力分析——先理清思路,在考慮技術;
四、科學執行:正確做事,做正確事
1、授權管理——合理授權,落實個體責任;
2、模塊化工作——簡化工作,提升效率;
五、過程控制:監管到位,保障結果
1、SOP指導書——讓工作行為規范化、標準化;
2、檢查表——適時督導過程質量和執行效率;
第五講:執行力系統打造:工作計劃落地和問題改善
一、執行力力認知:
1、執行力新解
2、執行前
3、執行中
4、執行后
5、個人執行與組織執行
二、重要與緊急的有效時間管理
三、鍥而不舍的稽核導入
四、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九大步驟(根據需要而定)
1.定義問題
2.問題分類(人、機、物、料、法、環)
3.發掘問題的方法:定期檢查、5W1H、癥狀浮現
4.選定題目:問題類別、問題特征、評分表
5.追查原因:問題樹、魚骨圖
6.分析資料:QC手法、數據對比
7.提出方案:頭腦風暴、ECRS、動作經濟原則
8.選擇對策:優缺點比較、決策樹
9.草擬行動:甘特圖、里程碑
10.成果比較:數量、質量、效益、成本
11.標準化:SOP、SIP、目視化
12.臨時措施、過度措施、根治措施
工具:有效計劃法;
《執行力手冊》、《工作計劃模板》、《工作總結模板》等一套
第四講:效率提升的修煉—“點、線、面、體”是關鍵
一、“點”的修煉
1、生產效率提升工具方法教導;
2、標準工時建立、動作改善、提案改善;
二、“線”的修煉
1、快速換線與生產線平衡;
2、人機法與快速換模
三、“面”的修煉
1、異常工時分析;
2、異常責任落實;
四、“體”的修煉
1、物流分析、產線設計;
2、平面布局、流程法;
五、精益生產導入
1. 一年精心準備、重點突破;
2. 兩年全面推進、攻堅克難;
3. 三年持續改進、盡善盡美。
分享:精益心法
第五講:知行合一、止于至善
1、知的三種狀態;
2、何知何行、先知先行;
3、標桿意識和成長路徑
4、全員造夢:天地人和、文化力量
分享:三多三少、三要三不要;
5、與人共舞:競爭與淘汰、激勵與牽引
分享:24個胡蘿卜;
(以上課程大綱會根據授課實際適當調整、增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