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大綱
《社會管理創新》課程大綱領導訓導:強調學習的意義和紀律
第一講: 社會管理的重要性
問題:誰來負責社會管理?
古今中外的社會管理事例
一、社會管理的含義
二、社會管理的任務
1.協調社會關系
2.規范社會行為
.解決社會問題
4.化解社會矛盾
5.促進社會公正
6.應對社會風險
7.保持社會穩定
三、社會管理的模式選擇
實現“強政府,強社會”的三種秩序
本講收獲:理解社會管理的重要性,提高思想認識,掌握社會管理的任務與模式選擇
第二講:社會管理創新的必要性
一、社會轉型呼喚著社會管理創新
1、社會結構發生變化,階層群體沖突增加
中等收入陷阱,貧富收入擴大;
地區結構失衡,人口結構失衡;
社會階層變化,階層沖突增多;
2、公共服務不足,社會問題增多
教育、醫療、養老服務嚴重不足
環境、食品、維穩問題增多
3、社會訴求不斷提升,維權意識更加強烈
4、轉型社會價值真空,社會失范引發風險
老百姓主訴求的轉變
5、社會流動性增加,流動人口及伴隨而來的問題增多
6、虛擬網絡的傳播速度快、范圍廣,受眾接受程度大
網絡社群大,虛擬組織多
網絡意見領袖引領網絡輿論
商業利益滲透網絡二、當前一些地方政府社會管理的誤區
1.社會管理理念存在誤區
2.社會管理主體未實現多元化
3.社會管理方式落后
4.社會管理人才缺乏
本講收獲:理解社會管理創新的必要性,理解當前社會管理創新中存在的誤區
第三講:推進社會管理創新的措施策略
一、推進社會管理創新的一般性策略
1.推進社會管理理念創新
2.推進社會管理體制創新
3.推進社會管理方式創新
4.加強政府自身改革
各地政府體制改革的經驗介紹(順德、深圳、銅陵,等)
二、建立多元化的社會公共服務體系
1.借鑒:香港、新加坡的公共服務體系
2.廣州、佛山等地社會公共服務的改革
3.建立適合中國的多元民生服務機制
4.大力各項公共事業
發展教育,促進就業
社會保障,醫療衛生
住房保障,公共交通
三、推進利益分配體制改革
1. 健全群眾利益訴求表達機制
2. 建立社會利益協調機制
3. 完善公民權益保障機制
4.實現機會均等,減少資源分配不均衡
5. 完善矛盾糾紛排查調處機制
四、推進社區治理與社區建設
1.實現從社會管治向社會共治的轉變
2.培育社會自治主體,培育中產階層
3.實現社會管理手段和方法的改變
五、大力發展社會組織
1.社會組織的作用
2.香港及美國的社會組織及其運作情況
3.我國的社會組織發展情況
4.大力發展我國社會組織的策略途徑
六、加強和完善公共安全體系
1.健全食品藥品安全體系
2.建立安全生產監控體系
3.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
4.完善應急管理體系
本講收獲:掌握推進社會管理創新的策略措施,學習先進地區的典型經驗,提高社會管理創新的能力。
課程總結:
一、重點知識回顧
二、互動:問與答
就學員提出的難題進行分析、討論、模擬演練《社會管理創新》培訓目標了解當前社會轉型時期的挑戰;轉變觀念,提高社會管理創新的自覺性;
找到存在的社會管理問題,理清社會問題的根源;
學習國內外先進地區和國家的社會管理經驗,推進思維創新與社會管理創新;
提升地方政府推動社會管理創新的能力,創造更高的管理績效。
《社會管理創新》培訓對象黨政機關及事業單位管理人員,公務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