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象
企業內部培訓管理人員、內訓師
目的
培養講師 綜合實力: 將傳統TTT的課程設計、授課表達融合于一門課程,聚焦內訓師關鍵能力培養,運用系統思維解決企業培訓問題,實現一站式培養實力講師 混合學習 貫穿始終: 在線學習輔助與面授訓練無縫銜接,不僅課程中線上線下混合設計,如何借助在線工具解決培訓問題本身就是本課程的教學任務之一 創新精神 訓練賦能: “創新”將作為一條暗線存在于課程七個模塊,不僅教會學員新的教學方法,而且訓練學員具備運用創新精神、善于創造新方法解決個人培訓問題的能力 多種成果 一站產出: 一套課程、多重產出,可以高效賦能導向培養實力講師,可以課程開發導向產出好課程,可以授課呈現導向培養好講師,可以是“好師好課”同步產出,一切成果、因需而定
內容
S1 問題清單:從照本宣科到目標明確
1、判斷績效偏差
明確根本目的
績效問題因素
限定范圍ASK
2、明晰培訓目標
2.1、調研培訓期望
三方調研
訪談法
材料分析法
2.2、分析學員現狀
訪談法
觀察法
派克的5條成人學習法則
2.3、目標=期望-現狀
確定問題清單
描述三層目標
ASK
3、確定主要內容
3.1、羅列問題清單
學員改變清單
S2 以終為始:從東拼西湊到張弛有度
1、內外結合 萃取經驗
內部經驗萃取
外部經驗補充
2、邏輯分析 脈絡清晰
確定一級目錄
分析邏輯結構
遵循簡化原則
細致四級綱要
3、內容加工 素材匹配
提煉關鍵字詞
串聯建模易記
九宮格配素材
素材九宮格
形象化
易理解
更認可
分配教學資源
S3 規劃進程:從無序講解到科學訓練
1、進程1:九步教學
1.1、具體進程
引起注意
告知學生目標
回憶先前學過內容
呈現刺激材料
提供學習指導
引出行為
提供行為正確性的反饋
評價行為
促進保持和遷移
1.2、三步簡化(萬能模型)
瞄準:關注動機
射擊:傳遞新知
補刀:回歸目標
科學依據
加涅:九大教學事件
進程2:五星教學
具體進程
聚焦問題
激活舊知
論證新知
應用新知
融會貫通
1.3、科學依據
梅里爾:首要教學原理
2、進程3:4C教學
2.1、具體進程
聯系
概念
實用練習
總結
科學依據
波曼:腦友好型4C設計
3、5種常見內容的進程規劃
概念類
流程類
原理類
技巧類
心態類
S4 設計體驗:從單向傳遞到引導參與
1、教學方法的差異性
1.1、7種基本學習方法
聽講
閱讀
視聽
演示
討論
實踐
轉述
1.2、學習金字塔的特點
從講解到參與
從效率到質量
從被動到主動
設計教學體驗
1.3、體驗教學的進程步驟
ETA:體驗-理念-認知
EAT:體驗-認知-理論
TEA:理論-體驗-認知
1.4、體驗教學的四種方式
案例法:外部/內部/測評
演示法
游戲法
角色法
1.5、體驗教學的引導步驟:O-信息/R-經驗/I-思考/D-應用
匹配教學活動
三種教學活動
注意力活動
傳遞類活動
總結性活動
1.6、適時引導的3種輔助工具
團隊共創
立體提問
世界咖啡
哈羅德的25個教學活動
S5 評估目標:從內容中心到成效中心
1、教學方法的有效性
課程的三個評價維度
有效:內容開發有效
有料:方法設計有料
有趣:教學呈現有趣
2、CTRIP原則
C:確保內容主題關聯
T:遵循時間資源限制
R:提供復習鞏固機會
I:有創新或方法新穎
P:確保學員充分參與
3、理解與記憶
理解五原則:三五原則/工整原則/串聯原則/形象原則/舊知原則
記憶七原則:首要原則/最近原則/分塊原則/聯結原則/記錄原則/重復原則/突出原則
組織有效討論
小組參與的基礎
小組討論的互動策略
有效提問的6個技巧:事先規劃/難度遞進/簡潔唯一/啟迪思考/引導反饋/延遲否定
引發參與的3個步驟:ME/WE/US
促進成效的5個工具:頭腦風暴/團隊列名/六頂帽子/深度匯談/德爾菲法
4、組織高效練習
高效練習的要素
全員參與
互相合作
責任明確
方法1:互相講述
方法2:展示技能
方法3:主動設計
5、組織成效回顧
設計總結活動
3種基本方法
3種綜合方法
3種創新方法
6、設計教學測試
口述類
筆答類
操作類
S6 開發教材:從簡單課件到混合學習
1、制作課件
五個步驟
設計框架
描繪草圖
選定模板
設計內容
美化成果
2、七個技巧
整體:風格統一
結構:清晰導航
頁面:重點突出
內容:提煉歸納
版式:規范利他
圖文:配合到位
動畫:因需而設
3、完整教材
教材九件套
關鍵包-必備:PPT課件/備課導圖/配套素材
輔助包-講師:講師手冊/授課計劃/考試題集
輔助包-學員:課程介紹/閱讀資料/學員手冊
PDCA:驗證、審核、試講與優化
S7 完美呈現:從臨陣磨槍到刻意準備
1、授課表達:演繹技巧源自備課設計
調整教學心態
呈現最佳狀態
精心設計開場
三步刻意練習
關音看像
關像聽音
邊看邊聽
2、未來培訓:從傳統面授到混合學習
外部工具混合
內部技術混合
3、 FMF三維學習模式
前置任務:Flipped & Task
借助網絡:M-learning & E-Learning
高效面授:Face To Face
4、邁向完美
創新學習工程師:運用系統思維、整個多種資源、解決培訓問題
成長路徑
永無止境的修煉
持之以恒的積累
讀寫思說四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