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屬培訓的尷尬現狀:
不按照你教的方法做
不知道怎么教
沒效果
不愿意學
…….
課程收益:
1掌握培育下屬的技能,能有效輔導部屬高效率地開展工作
2診斷下屬績效低下原因,幫助下屬改進績效
3能夠有效管理團隊下屬,將本部門建設成高績效團隊
4掌握如何下達命令、接受對方、如何提問、如何溝通
5掌握表揚和批評的技巧
6自我提升計劃力、決斷力、識人的能力和執(zhí)行力
課程特色:
1提供全程案例教學方式,使學習效果最大化,保證案例的經典性與可靠性。
2運用系統化方法傳授問題解決流程,積極運用個案討論與演練來鞏固學習效果。
3導師能夠以嫻熟的技巧來引發(fā)學員的深度思考。
4安排60%時間課堂練習,現場輔導,確保學員現場能夠掌握工具的應用。
學員對象:各階層主管以上管理者
標準課時:1天(6小時|天)
主講人:文亮-常駐地-上海
課程大綱:
單元1培育責任與方法
案例導入:
培育部屬的責任
n 問題調查:五個問題請大家回答
n 管理者管理理論邏輯關系
一、培育責任
1教導契機
n 討論題:你認為管理者在什么時候需要培訓部屬?
n 討論題:你認為部屬在什么時候最需要提升自己的能力?
n 培育必要性的整合
主題研討:
首先要考慮“管理者認為的必要性”“部屬認為的必要性”是否一致?
討論1如果是不一致,是什么原因?
討論2如果是一致,有哪些原因?
討論3如果是一致,下一步該怎么做?
2教導效果
n 部屬培育之后,會有哪些效果呢?
討論:
管理者收益點/部屬收益點/組織收益點:
結論:教導效果體現在哪里呢?
3培育的內容
n 部屬能力模型:知識、技能、態(tài)度、習慣
能力提升的結果:行為習慣(可以觀察)
能力提升的對象:知識要了解,技能要學會(可以驗證) 態(tài)度要強化
二、培育流程與方法
1部屬培育10大流程圖
2擬定培育大綱應該考慮哪些項目呢?
3以現場學員為例,詢問其工作資格條件?KASH(知識/態(tài)度/技能/習慣)
4有什么方法能觀察(或了解)到部屬的現有能力?
5掌握培育要點:資格條件-現有能力=培育要點
6制定培育計劃(“一對一”個人指導、“成員聚合”共同指導)
7培育實施
8評價:
培育實施評價(培育者、時機、技法、素材是否適當?)
成果評價(能力提升了多少?)
我們依據什么對培育成果進行評估的?
9如果培育成果沒有達到預期,一般是什么原因呢?該怎么辦?
啟動輔助指導計劃
三、輔助學習的原則
導入:模仿---學習
1學習的含義
職場訓練上的定義:通過模仿、體驗獲得適應環(huán)境的行為模式(解決問題的行動)
2主題研討:
各位依據經驗,你覺得哪些事情比較容易記住容易理解呢?
? 由此推導出:輔助學習原則的精華
3管理者要從行為科學的角度,依據學習原則,給予部屬支持輔導
單元2個人能力的培育
導入:管理者在培育部屬時,需要先做2件事:
1如何進行日常指導(OJT)
2如何提高部屬本人的自我提升意愿(自我啟發(fā)意愿)
一、正確的起步
1現場測試:還記得你“步入職場的那一天”對領導、公司的印象嗎?
第一印象的重要性,關系到后期的行為模式。
2如何應對(歡迎)新員工(或轉崗)呢?
迎接新員工(或轉崗)流程
流程說明
二、日常指導(OJT)
導入:當你作為企業(yè)的一員,你感覺到在什么時候(狀態(tài))最能發(fā)揮自己的能力?
1日常指導OJT的障礙
n 主題討論:你在推動OJT時有沒有遇到過困難?什么原因呢?
很多人對OJT存在誤解
2什么是OJT呢?
OJT核心點是在執(zhí)行工作當中對工作本身的體驗,在體驗中得以提升職務能力。要賦予職務、職責、權限,期待他在執(zhí)行過程中得以提升。不是簡單的職場內訓練。
3OJT的機會與方法
n 主題討論:你在職場中有哪些能力是因為得到領導或前輩的指導而提升的?
什么時候?什么內容?什么方法?
導入:實施OJT著眼點(機會與方法)
n 主題討論:管理者在日常接觸中應該如何指導培育部屬呢?
指導方法:8個方法
所有的接觸機會都要指導
讓部屬全程參與進來,從計劃到協調全程參與
4 OJT指導技能
n 示范
部屬為什么會可以模仿上司?
導入案例:指導方法
n 批評與表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