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介紹】
人的思維深藏在大腦中,大腦就像一個僅僅開發利用了5%的巨大的冰山。所以,您和您
的團隊愿不愿意這樣:
1..提高創造力,同1個問題至少想到20種解決方法;
2.開發右腦,開發潛能,讓1個腦袋變成2個腦袋;
3.提高思考的速度,思維過程可視化,讓線性思維變“網絡化”思維;
4.學會多種思維工具,提升工作業績與成效。
【課程特色】
1.案例實戰:課程全程使用大量實戰型的案例進行剖析與訓練;
2.工具模型:課程將提供各種具體類型的工具與模型;
3.突出演練:課程現場提供大量練習,協助學員做到知行合一。
【課程對象】
中高層領導、企業骨干
【課程收益】
? 學會高質量地思考問題,調動主觀能動性,打造創新型團隊
? 掌握利用創新思維快速處理巨量信息的方法
? 開發員工智力資源,挖掘員工潛力,提升想象力和創造力
? 熟練使用各種工具與方法,提升一線骨干問題的分析與解決能力
? 養成深度思考能力,激發更多建設性思維,更好參與企業發展
【授課形式】
講授、測試、練習、小組討論、案例分析、視頻觀摩、游戲
【課程大綱】
|課程模塊 |單元內容 |
|課程時間(2天): 6小時/天 |
|導入篇 |快速變化的社會大背景 |
| |思維與人和組織的關聯 |
| |行業正在發生的變化 |
| |案例分享 |
|第一模塊 |一、創新思維的社會背景束縛 |
|創新思維的束縛與心態|二、創新思維的組織機制束縛 |
| |三、創新思維的個人意識束縛 |
| |1.惰性思維 |
| |2.經驗思維 |
| |3.從眾思維 |
| |4.權威思維 |
| |5.自我思維 |
| |四、思維創新的突破技巧 |
| |1. 跳出從眾定勢 |
| |2. 打破經驗定勢 |
| |3. 突破自我設限 |
| |體驗練習 |
|第二模塊 | |
|創新思維的工具與方法|一、創新思維工具:不一樣的看 |
| |1.上推平行下切法 |
| |2.問題細節法 |
| |3.NLP提問法 |
| |4.PMI思維法 |
| |5.導向明確法 |
| |小組討論 |
| |二、創新思維工具:不一樣的想 |
| |1. 發散思維 |
| |2. 立體思維 |
| |3. 逆向思維 |
| |4. 顛覆思維 |
| |5. 互聯網思維 |
| |視頻案例分享與討論 |
| |三、創新思維工具:不一樣的畫 |
| |1.曼陀羅圖法 |
| |2.魚骨圖法 |
| |3.頭腦風暴法 |
| |四.創新思維工具:不一樣的做 |
| |1.任務與結果的區別 |
| |2.從“要我做”變成“我要做” |
| |3.高效執行的標準 |
| |工作場景問題分析 |
|第三模塊 |習慣養成要訣 |
|創新思維的習慣培養 |1.何為心智模式 |
| |2.冰山理論剖析 |
| |3.不良心智模式體現 |
| |心智修煉方法 |
| |1.放下的心智 |
| |2.向上的理念 |
| |3.焦點轉移方法 |
| |4.團隊中的關鍵人物 |
| |5.吸管理論 |
| |6.猴子管理學 |
| |7.簡化管理學 |
| |案例分析 |
|第四模塊 |一、什么是思維導圖 |
|思維導圖基本知識 |1.思維導圖的表現形式 |
| |2.思維導圖的發展歷史 |
| |3.思維導圖的核心理念 |
| |4.思維導圖的工作效用 |
| |5.思維導圖的應用領域 |
| |二、思維導圖與創新思維聯系 |
| |1.進化論 |
| |2.集約論 |
| |3.功效論 |
| |案例分析 |
|第五模塊 |一、前提——放開想象 |
|思維導圖的繪制 |1.思維導圖的組成要素(中心主題、關鍵詞、分支、聯系線 |
| |) |
| |2.想象力提升方法 |
| |3.思維導圖現場練習 |
| |二、基礎——改變習慣 |
| |1.思維導圖的繪制準備 |
| |2.思維導圖繪制基本法則 |
| |3.思維導圖的繪制步驟 |
| |4.完整思維導圖的繪制技巧 |
| |三、練習——現場指導 |
| |1.如何有效梳理思維 |
| |2.如何有效提取關鍵詞 |
| |3.如何構建能誘發思維的圖形與色彩 |
| |4.如何形成思維導圖的個人風格 |
| |現場互動 |
|第六模塊 |一、需要權衡決策時 |
|思維導圖的應用環境 |二、遇到復雜問題時 |
| |三、預測風險時 |
| |四、需要變革時 |
| |五、團隊知識管理 |
| |六、項目進程管理 |
|第七模塊 |一、運用思維導圖做會議紀要 |
|思維導圖的工作應用 |二、運用思維導圖做工作計劃 |
| |三、運用思維導圖做市場分析 |
| |四、運用思維導圖做危機管理 |
| |工作應用練習 |
| |五、思維導圖展示成果分享 |
| |作品展示 |
|第八模塊 |一、創新思維與思維導圖總結 |
|現場答疑與課程總結 |二、列舉實際工作問題 |
| |三、應用所學團隊研討 |
| |四、學員個人心得交流 |
|結訓儀式 |學員感言、團隊合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