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背景:
中層管理人員在企業中的地位非常關鍵,不僅僅要上傳下達,更要執行到位,而且要正確地執行到位。中層是企業領導延伸的手腳,只有手腳強健,企業才能強大。因此中層管理人員是企業的脊梁,站在“頂天立地”的特殊位子。這就要求中層干部必須站得穩、立得正、頂得住,既能獨當一面,敢說敢干;又能分兵把口,任勞任怨;既要當好二傳手,又要當好主攻手。
本課程以“頂天立地做中層”為主線,從對上管理、平行管理、向下管理、個人管理和團隊管理五個角度,提出了全面修煉提升綜合素質能力的方法,運用課堂講授、案例解析、視頻教學、互動練習等授課方法,強化學員的角色認知,清晰自己肩負的責任,促進中層領導干部做一名履職盡責、精于協調、善于團結、勇于擔當、高效執行、解決問題、會管人能帶隊的高績效管理者。
課程特色:
1、實戰性:案例與素材均來自企業管理實踐,老師有豐富的管理、咨詢、培訓經驗;
2、實用性:方法、工具簡單實用,提升實戰管理能力;
3、實操性:易于學習和理解,在企業中易于踐行。
課程收益:
1、正確認識管理人員角色定位,在工作中發揮應有的功能;
2、掌握如何與上級進行有效溝通,以及做好上級的好助手的原則、方法;
3、掌握如何與平級部門進行系統配合,減少相互沖突與矛盾的原則和方法、工具;
4、掌握如何帶領下屬、培育下屬、知人善用的原則、方法;
5、掌握如何進行自我修煉,通過管理自己來管理他人的方法和途徑
6、掌握如何進行高效團隊管理和建設的方法。
課程時間:1天,6小時/天
授課對象:本課程適用于企業中層管理者及新晉管理人員。
課程大綱
第一講:中層管理人員是企業的“脊梁”
一、重新認識管理
二、各級管理人員的定位與職責
三、中層管理人員的六大角色
四、中層管理人員的“頂天”和“立地”
1、天地之間有五道:上、下、中、內、外
2、中層管理人員:當之無愧的企業脊梁
第二講:向上管理——如何做好上級的好幫手
一、準確“定位”
1、不要成為假把式——執行層的使命
2、不要成為應聲蟲——要有自己獨立的見解
3、凡事要及時匯報——尊重上級的信息知情權
5、忠于職責還是忠于上級——職業精神
6、不要蓋住上級光芒——做好上級助手
視頻分享:小伙計馬旬的成功之道
二、做事“到位”
1、做事不講借口——千難萬難只看結果
2、做事需要由東——準確理解上級意圖
3、做事追求卓越——認真細致精益求精
三、勤做“補位”
1、發現上司的燈下黑——幫助上司克服管理盲點
2、提醒可能存在風險——避免上司犯錯誤
3、黑臉、紅臉搭配好——上下互補,工作更順
4、多給上司做選擇題——一舉兩得,皆大歡喜
四、適當“換位”
1、為什么他這么想——換位思考與同理心
2、做事眼界高一些——向總經理那樣思考
3、己所不欲勿施人——保留隱私,為尊者諱
4、對癥下藥更準確——巧妙向上級提建議
5、保留異議堅決執行——避免議而不決,提高工作效率
第三講:平行管理——如何做好同級部門的好伙伴
一、同級部門為什么常常有沖突和誤解?
二、部門之間協同互助的四大原則
三、部門之間也是客戶關系——克服本位主義
1、價值鏈角度——外部客戶和內部客戶
2、內部客戶之間的核心交流原則——服務精神
四、建立部門協同合作的良好關系
1、用心建立情感賬戶
2、QBQ法則——從我做起
第四講:向下管理——如何做好下屬的領路人
一、緊盯目標
1、目標管理是管理的核心——克服瞎忙,勞而無功
2、目標從哪里來?
1)部門職責
2)公司戰略
3)問題提煉
二、監督檢查
1、績效是盯出來的
2、怎么盯才有效
1)計劃管理:月計劃、周計劃、日計劃
2)常做檢討:多、快、好、省、安
3)及時糾偏
三、知人善用
1、天下無不可用之才——辨別力與觀人八法
2、用人一定要用長處——挖掘下屬的潛力
3、凡事以身作則——讓下屬沒有借口
4、對錯誤要有包容心——不挫傷下屬的積極性
5、賞罰分明——下屬才能令行禁止
四、培育下屬
1、為什么管理人員總是這么忙
2、人才盤點矩陣——一目了然看清楚
3、培育下屬的四大好處
4、對下屬進行有效的培育的四大方法
第五講:向內管理——如何做好自我管理
一、自我管理是一切活動的前提和基礎
1、自我管理管什么
1)性格
2)品德
3)言行
4)注意力
2、自我管理是一個人的內職業生涯
3、修身是一切成就和財富的根本
1)德不配位——不要以為世界都是釘子
2)能不配位——你想得到美好,你得先將自己配得上它
二、優秀的自我管理應當具備的四大能力
1、目標第一——不拋棄,不放棄
2、要事優先——高效的時間運用原則
3、系統思維——新三觀與舊三觀
4、有效溝通——士為知己者死
第六講:向外管理——如何做好團隊管理
一、團隊的力量
視頻:大閱兵
1、團隊和團伙——區別
2、團隊的五大作用
二、高績效團隊的建設的六大方法
1、凝聚共同愿景
2、塑造團隊精神
3、建立團隊信任
4、開展團隊協作
5、激勵團隊成員
6、巧妙化解沖突
結尾:點評、答疑
本大綱為課程基本結構,如企業有其它要求,講師可在實際授課中作出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