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的快速變遷和高速發展,企業和員工都面臨更復雜的逆境,企業的團隊建設和管
理也遇到了許多頭疼的問題,比如員工工作壓力大、負面情緒爆棚、離職率高、工作效
率波動大、工作抱怨多、工作主動性差等,研究表明導致這些問題出現的主要原因是員
工在逆商上的不足,主要體現在遇到困難、挫折、失敗等逆境時不良的情緒和行為反應
模式,很容易在面對壓力、挑戰時失去戰斗力,導致工作的失誤和失敗。
如何提升員工自我的逆商,在逆境中快速成長,已經成為很多公司和機構關注的焦點
。
哈佛大學商學院、麻省理工學院、斯坦福大學、普林斯頓等世界名校在MBA、高管教
育項目、全球企業家項目、全球領袖項目等中納入逆商理論,將逆商作為核心內容,提
供給世界上百萬名經理人。
逆商提升也將為企業帶來更多的收益,SBC電信公司提供的銷售數據表明,高逆商的
員工比低逆商的員工銷售額平均高出141%。心理學家塞里格曼歷時5年的研究發現,逆
商高的保險代理人銷售額比逆商低的高出88%,逆商低的代理人選擇放棄的概率是逆商高
的三倍。
課程收益:
● 幫助學員提高對挫折、失敗等逆境的認識和理解,賦予工作更多的心理彈性;
●
前沿管理心理學理論(潛意識理論、認知心理學等)、技術與實踐結合,拓寬思維視野
;
●
教授學員使用多種工具方法,建立積極的生活哲學和工作心態,提高逆境中的情緒復原
力;
● 指導學員掌握調整行動力驅動的工具方法,突破逆境產生的困境;
● 幫助學員打破固定型思維,建立成長型思維,讓逆商提升形成長期工作戰斗力;
● 植入敬業文化,潛移默化學員心態,建立積極主動的工作價值觀。
課程時間:2天,6小時/天
課程對象:全體員工(尤其是壓力大、挫折多的部門員工和新生代員工)
課程方式:講師講授、案例分析、角色扮演、情景模擬、實操演練
課程大綱
第一講:認識逆商
一、什么是逆商?
1. 心理過程與智商、情商、逆商
2. 智商、情商、逆商哪個更重要?
討論:西游記中師徒四人的逆商、情商、智商分析
案例:馬云、俞敏洪、孫中山、猶太民族等
3. 逆商與健康
二、職場逆商提升路徑
1. 高情緒復原力
2. 高效行動力
3. 成長型思維
第二講:逆商提升的前沿理論基礎
一、認知心理學——逆境中的反應模式
1. 外部刺激
2. 認知加工
3. 行為或情緒
案例一:生活挫折的反應
案例二:工作挫折的反應
逆商調整活動:誰氣死我了?
二、潛意識理論——隱藏在逆商下的深層心理
1. 意識和潛意識的概念
2. 潛意識與逆商
3. 意識和潛意識的關系
4. 潛意識的來源
5. 潛意識的流露和溝通
第三講:逆商提升之高情緒復原力
一、工作和生活常見錯誤認知調整復原情緒
1. 對錯程度認知
2. 視角大小認知
討論:敬錢還是敬業?
3. 焦點選擇認知
視頻:和親人對視三分鐘
4. 黑箱風險認知
5. 無效攀比論
案例:亂攀比收入終身痛苦
6. 歸因內外認知
案例:領導,這個任務沒完成是有理由的
7. 不能接納自我認知
二、情緒條件反射模型與情緒復原
1. 情緒條件反射概述
2. 情緒復原的方法
1)多建立正面情緒條件發射
案例:辦公室開心一刻
2)正面情緒對沖平衡負面情緒
3)尋求專業人士幫助
三、泛化模型與情緒復原
1. 泛化概述
討論:面對工作難題,如何更加自信?
2. 情緒改善的方法
1)多建立積極的泛化
案例:辦公室的放松操
2)逐層放松脫敏
3)尋求專業人士幫助
四、高度逆境下的員工心理疾病
1. 職場殺手——抑郁癥
2. 焦慮與焦慮癥——適度焦慮有助于提升工作效率
第四講:逆商提升之高效行動力
工具:MFRP
一、主動行動(Move)
1. 為什么會拖延工作?
1)學來的
2)逃避
3)害怕
4)病了
討論:猶豫不決與做錯決定,那個更可怕?
2. 小行動帶動大行動——兩分鐘規則
3. 保持你的精力
二、反饋(Feedback)
案例:你只是看起來很忙
1. 強烈的目標意識
1)SMART
2)工作目標分解
3)滾動修正工作目標
2. 關鍵點分析——問題之所在
3. 主動求助
三、獎懲(Reward and Punish)
1. 尋找你的激勵源
案例:許老師的小橡皮筋
案例:女兒的懲罰
案例:辦公室里的全家福
2. 獎罰的注意事項
1)即時
2)手段靈活多變
3)適當公開化
4)重復要加重獎罰
第五講:逆商提升之成長型思維訓練
一、思維概述
1. 思維與逆商
2. 成長型思維和固定型思維
案例:為什么教了三遍的工作還不會?
1)挑戰
2)挫折
3)努力
4)批評
案例:領導的批評是好事還是壞事?
5)別人的成功
二、如何打造成長型思維?
1. 覺察
2. 接納
3. 行動力
4. 刻意練習和學習
5. 分享進步
案例:許老師成長的故事
活動:分享你的成長型思維故事
第六講:逆境中輕度壓力釋放
1. 運動法
2. 傾訴法
3. 流淚法
4. 生物反饋療法
練習:腹吸放松法
5. 音樂療法
6. 食物療法
7. 幽默療法
課程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