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課程背景
李克強總理拋出“互聯網+”大紅包,一夜之間引發熱議;但無論是政府官員,還是傳統企業,很多都沒有真正找到“互聯網+”的對象?
很多人把“互聯網”企業等同于阿里巴巴、京東商城、百度、騰訊等;
也有很多人把“互聯網+”,片面理解為開一個網店,做一個網站,搞一個APP;
事實上,這些理解都很片面;
互聯網+時代,每個企業都可以“+”出自己的特色,每個企業都可以通過互聯網,突破企業邊界,融合社會資源,改變經營管理、業務模式;
互聯網+時代,人人都可以互聯,物物都可以智慧,關鍵在于找到聯結的路徑和方法
超級互聯時代,要么你聯結別人,要么你被聯結
……
紅利面前,你還在猶豫嗎?
行動起來,找到“+”的對象,搶到風口,企業就能飛
就在“互聯網+”正式提出前的2015年2月6日,在互聯網概念最為火熱的杭州,一家“互聯網+”新商業模式的建材家居經營企業——網筑集團綠城電商正式獲得紅杉資本領投的風險資金6000萬美元,4年創業,市值15億元,“互聯網+”的魅力在哪里?全程為綠城電商提供咨詢服務的嚴老師將和您分享,“互聯網+”時代,傳統企業如何互聯網化?
二、課程收益
理念:超級互聯時代,要么聯結別人,要么被聯結,學會聯結別人,才可能成功!
互聯網+是一場基于信息的革命,它將與傳統生產制造技術疊加,創造商業模式的神話!
了解“互聯網+”時代,企業面臨的機會
“互聯網+”時代,傳統企業該怎么做
傳統企業互聯網化,不是簡單的開網店,建網站,做電子商務
互聯網化要求企業打破傳統邊界,將企業和社會緊密聯結起來,一切為我所用
找到企業互聯網化的突破點,形成新的商業模式
三、課程特色
1、典型的咨詢顧問風格,善于解決問題:嚴老師是中國著名的企業管理咨詢專家,對企業運營管理非常熟悉,對企業經營管理非常熟悉,嚴老師的培訓具有典型的咨詢顧問式特點,為學員分享大量的問題解決方案,因此,嚴老師培訓實戰型非常強,解決方案都很有針對性,工具和方法有很強的可操作性;
2、原創案例非常豐富,有互聯網+的成功案例:近年來,嚴老師深入幫助綠城電商實現傳統產業互聯網化商業模式創新,并成功帶領團隊幫助綠城電商開發出銷售機會管理系統;對于互聯網+,有寶貴的經驗積累。嚴老師課堂有很多親自主持的實戰案例分享,在培訓過程中,能通過現場互動,解決企業困惑。
四、課程對象
公司的董事長、總經理、以及其它中高層經營管理人員;
公司職能部門負責人,尤其是戰略運營部門、營銷部門、供應鏈管理、財務管理部門
五、課程時長
1天(6小時)
六、授課形式
老師講解、學員互動、現場頭腦風暴
七、課程大綱
一、了解“互聯網+”時代大勢,確認企業轉型升級方向
1. 觀點:超級互聯時代,要么你聯結別人,要么你被別人聯結
2. 盤整:中國經濟“三駕馬車”已經解體,互聯網+、智造升級鋪面而來,你看清了嗎?
3. 解剖傳統企業看待互聯網的“四大誤區”
4. 疑問:互聯網+時代,我們能做什么?
5. 方法:打破誤區,只需看懂并用好“五大要素”
6. 工具:如何用好“五大要素”
7. 案例:那些消失或被跨界顛覆的傳統行業和企業(被聯結)
一個沒有資產的企業采購部,如何4年躍變為15億元市值?》(親自策劃)
二、傳統企業“互聯網+采購”:采購扁平化
1. 觀點:供應鏈遲早會被扁平化,主動扁平吃別人,被扁平被人吃
2. 盤整:我們的供應商都是誰,我們是如何采購的?
我們的采購和互聯網沾邊了嗎?
3. 疑問:如何實現采購平臺化?
4. 方法:采購要做好,訂單必須透明
5. 工具:找到供應鏈協同的利器
6. 案例:寶鋼正在做什么?
ABB如何和客戶高效互動?
三、傳統企業“互聯網+研發”:研發平臺化
1. 觀點:人人為我研發,才是真正的研發
2. 盤整:我們有多少研發在借助互聯網的力量?
我們有多少產品是消費者和客戶給我們設計出來的?
3. 疑問:我們的研發如何觸網?
4. 方法:“三個秘籍”實現快速觸網(粉絲參與、概念眾籌、設計眾包)
5. 工具:玩活粉絲圈、做好設計端
6. 案例:豬八戒威客模式的魅力
“新蛋”傳奇、西莫論壇
四、傳統企業“互聯網+制造”:智造4.0
1. 觀點:勞動力密集型的制造都將淘汰,“機器換人”革命到來
2. 盤整:我們有多少制造工藝還在勞動力扎堆?
我們有多少工藝實現了自動化、智能化?
3. 疑問:我們的制造如何觸網?
4. 方法:“工藝、設備、加工、檢測……”觸網秘籍
5. 工具:二維碼、傳感器、RFID、機器人
6. 案例:枚德鑄造是這樣搬運物料的
德國的無人工廠
五、傳統企業“互聯網+銷售”:O2O全面到來
1. 觀點:純粹依靠人的銷售不再是銷售
2. 盤整:我們正在運用哪些互聯網工具?
我們有哪些銷售動作移植到了線上?
3. 疑問:線下銷售如何移植到線上?
4. 方法:切割銷售動作,全渠道營銷
5. 工具:PR值、共享、社區……
6. 案例:阿里巴巴全渠道營銷的未來趨勢
綠城電商B2B會員制模式的魔力
六、傳統企業“互聯網+服務”:全生命周期的呵護
1. 觀點:用戶就是品牌,未來的品牌是圍繞用戶做全生命周期的呵護
2. 盤整:客戶購買商品和服務的五大痛點是什么?
五大痛點中,我們有多少客戶流失?我們犧牲了多少利益?
我們的服務環節閉環了嗎?
3. 疑問:客戶流失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4. 方法:用一生去愛她,將服務閉環
5. 工具:PLM
6. 案例:車享匯,不再為買車、用車、賣車而操心了
七、傳統企業“互聯網+工程”:擊穿灰色地帶
1. 觀點:哪里有信息不對稱,哪里就有互聯網的機會
2. 盤整:我們還在為工程派工,監管煩心嗎?
我們有哪些環節移植到了網上
3. 疑問:工程安裝、維護、驗收如何觸網?
4. 方法:讓工程項目管理移動起來
5. 工具:云項目管理
6. 案例:東易日盛“網絡派工”
2個人干了20人的售后服務(MGO)
八、傳統企業“互聯網+三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重組三流,扮演核心企業
1. 觀點:沒有現金流,企業就失去了動脈;
2. 盤整:我們的收入有多少放在客戶的口袋里?
我們的錢有多少存放在公司倉庫里?
我們的支出有多少沒有履行合約?
3. 疑問:企業的現金流都去了哪里?
4. 方法:一張圖看懂資金鏈如何創新?
找到受控點,扭動全產業
5. 工具:一張圖找回企業現金控制辦法
6. 案例:京東虧損,緣何依然上市?
案例:互聯網游戲公司的奧秘
案例:沒有一臺車,卻稱當物流霸主,為什么?
案例:旭格是如何改變中國門窗產業的?
九、傳統企業“互聯網+跨界”生態聯盟
1. 觀點:互聯網時代的企業,將不再有明確的“邊界”;
2. 盤整:跨界發展的基點在哪里?
我們具備跨界的基礎和前提嗎?
3. 疑問:如何破“界”?
4. 方法:圍繞用戶展開思考
5. 工具:硬件+軟件,如何迭代
6. 案例:小米在跨誰的界?
阿里構建的生態聯盟到底是什么?
蘋果背后的秘密?
智能時代孕育的跨界機會
十、“互聯網+”時代,我們能做什么?
1. 認清我們是誰,我們有哪些傳統優勢?
2. 找到互聯網化的出發點
3. 找到互聯網化的聯結線
4. 找到互聯網化的“臺”
5. 演變和設計屬于企業自身的互聯網化模式
十一、行動和討論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