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背景】
ü 生命需要陽光,其實心靈更需要陽光。
ü 企業**大的浪費就是消極思想造成的浪費。
ü 生活就是一種態度,你能駕馭自己的心態,其實就開始了你的精彩人生。
ü 我們的財富不斷增加,但是快樂卻越來越少;我們的溝通工具越來越多,但是心靈的溝通越來越少;我們認識的人越來越多,真正的朋友卻越來越少 其實這一切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我們的心態出了問題!
ü 陽光心態是一種積極、寬容、感恩、樂觀和自信的心智模式。
ü 陽光是世界上**光明、**美好的東西,它能驅趕黑暗和潮濕,溫暖我們的身心,而心態對我們的思維、言行都有導向和支配作用。
ü 人與人之間細微的心態差異,就會產生成功和失敗的巨大差異!
本課程以改善管理者消極心態和工作壓力為起點,以提升正能力和塑造積極陽光心態為目的,使管理者的情緒達到自我控制和管理,消除管理者的抱怨與不滿情緒,從而提升工作效率與效能,讓每個管理者都能成為組織資產型的人才,以更大的熱情投入創造財富之中,從而達到自我與自我的和諧,自我與他人、團隊的和諧。
【培訓收益】
了解——
1、 心態與人生的關系;
2、 心態與成功的關系;
3、 情商如何管理;
4、 陽光心態如何塑造。
掌握——
1、掌握心態調整與激勵、快樂工作與服務,懂得如何為組織創造價值,如何為組織解決問題;
2、掌握管理者為他人著想為組織著想、熱忱投入工作的心態,共同營造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和和諧快樂的組織;
3、掌握10個調整、改變和駕馭自己的心態的方法。
【授課方式】
綜合利用集中授課聽 情景模擬做 分組討論談 案例模擬練 講師點評改等多種培訓形式
內容大綱】
**單元 正能量提升與積極心智模式
1. 觀念是行為與態度的根本。
1.1引導案例1:謝坤山失去了兩只手,失去了一條腿,另一條腿也有殘疾,失去了一只眼睛,但他說,還有心。因為有心,謝坤山能“走”遍世界上任何一個想要去的角落
1.2案例2:農民和十七尊金佛的故事
1.3案例3:拿破侖?希爾總結出成功的十七條定律
2. 積極的心態會帶給人成功
2.1 為你帶來成功環境的成功意識
2.2案例:17歲的克林頓夢想
2.3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嫉妒是什么)
2.4 擁有愛心
2.5能夠自我的思想和工作
2.6驅除恐懼的信心
2.7案例:北京大學一研究生的出走
2.8長久的友誼
2.9免于自我設限
2.10案例:劉翔的突破與姚明的轉變
2.11了解自己和別人的智慧
2.12案例: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上午
第二單元 邁向成功的階梯
1. 九商成功論
2. 孔子論EQ
3. 自我意想自我期望自我信念
案例:武則天、諸葛亮、拿破侖的啟迪
4. 人才的五種基本類型
4.1 全面發展型:比爾?蓋茨
4.2 杰出特長型:成龍、陳景潤、齊白石
4.3專一特長型:馬克思、歌德、司馬遷
4.4開拓創新型:愛迪生
4.5機遇素質型:王海
4.6什么是現代人:主體性、進取性、創造性、競爭性、合作性
5.如何進行人生定位
5.1 我是誰
5.2 我要干什么
5.3 我能干什么
5.4我如何干
5.5人生**深奧的學問,就是不斷提高自己的心靈等級?!S子愷;
5.6案例1:塞翁失馬的啟示
5.7 案例2:路從絕處開生面;人到后來看下臺。 ——清代李桂山
5.8案例3:楊利偉的23小時與五年——準備的價值
5.9成功路上四盞燈:方向、交往、夢想、進取
6.五種觀念引導我們向前走
6.1營銷觀念
6.2憂患意識
6.3成功觀念(案例:王永慶如何賣米)
6.4服務觀念(案例:野田珍子如何當上日本郵政大臣)
6.5競爭觀念(鲇魚效應)
第三單元 迎來開闊的人生
1. 新的生活從選定方向開始
1.1 案例1:比賽爾人阿古特爾與皇家院士羅文
1.2 案例2:西天取經的馬與驢
2. 成功之道
3. 成功的六個關鍵:理想、興趣、執行、態度、人際、價值觀
4. 每一個人都可以成功
5. 一元化的成功
6. 多元化的成功
6.1做個有價值的人
6.2做**的你自己
6.3 做個完整的人
6.4做個平衡的人
6.5多元化的成功:創造了新的財富或技術,為他人帶來了快樂,工作崗位上得到了別人的信任,找到了回歸自我、與世無爭的生活方式
6.6案例:林肯的失敗與成功
6.7威廉???思{說“不要竭盡全力去和你的同僚競爭。你應該在乎的是,你要比現在的你強?!?/p>
第四單元:獲得正能量的10大方法
1、心里專家推薦獲得正能量的10大方法
1.1、大笑治百病
1.2、大哭解心愁
1.3、創建你的“愉悅檔案袋”
1.4、打坐、觀呼吸
1.5、按摩,排空身心毒素
1.6、換發型,換心情
1.7、聞佛手柑精油
1.8、挎橙色小包、扎條淺綠色絲巾
1.9、環抱大樹15分鐘
1.10傾訴
總結與分享
【推薦閱讀書目】
1、《禪者的初心—活出自己的真實本性》 鈴木俊雄禪師 著 梁永安 譯 海南出版社 2010年6月第1版
2、《情緒管理壓力應對》 鄭日昌 著 機械工業出版社 2009年1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