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大綱
1. 如何基于客戶需求進行產品創新
本單元學習目標:產品創新的源頭是什么?如何形成產品的賣點?以客戶需求為中心進行產品開發,已經成為企業共識,但如何真正做到以客戶為中心?如何解決市場與研發脫節的問題?
1.1. 案例分析:新產品開發為什么失敗?
1.1.1. 需求與產品創新機制的原理
1.1.2. 產品失敗的原因
1.2. 需求相關的重要概念
1.3. 產品包需求的分層和分類
1.3.1. 產品包需求分層:問題、系統特性/包特性、系統需求/包需求
1.3.2. $APPLEAS:客戶需求的八大類別
1.3.3. 示例:某公司產品包需求(OR)架構
1.3.4. 案例分享:為何199元的電磁爐“賣瘋”了
1.3.5. 討論:如何設計產品的賣點提煉
1.3.6. 需求的BAS
1.3.7. 選取貴公司某產品系列,并設計出$APPLEAS的要素
1.4. 用流程及機制保證以客戶需求為中心(OR流程)
1.4.1. 需求管理流程的基本階段劃分:收集、分析、分發、實現、驗證
1.4.2. 需求管理流程如何支撐公司的產品規劃和產品開發?
1.4.3. 經驗分享:H公司OR流程總覽
1.5. 產品包需求管理流程中涉及的組織、角色及職責
1.5.1. 需求管理流程各階段涉及的角色
1.5.2. 探討:需求管理組織的職責由哪個部門來承擔?其角色職責是什么?
1.5.3. 案例分享:燕京啤酒的需求管理組織的設計
1.5.4. 產品族/產品系列RAT角色、職責
2. 如何進行客戶需求收集
本單元學習目標:如何收集客戶的需求?怎樣降低需求收集的盲目性?如何進行客戶需求訪談?訪談的技巧和需要注意的問題有哪些?
2.1. 客戶分析與市場細分
2.1.1. 市場細分及產品線劃分
2.1.2. 客戶類型分析(購買者、用戶、關系人、渠道、合作伙伴等)
2.1.3. 案例分享:決策鏈分析和關注要點分析
2.2. 企業常用的需求收集方式
2.2.1. 中長期需求調研
2.2.1.1. 一線銷售/投標
2.2.1.2. 專家顧問團
2.2.1.3. 客戶會議
2.2.1.4. 研發高層交流
2.2.1.5. 專題用戶訪談
2.2.1.6. 標桿分析
2.2.1.7. 用服高層交流
2.2.1.8. 原型測試/產品試用
2.2.1.9. 現場支持/售后反饋
2.2.2. 示例:IBM建議的12種高價值的客戶需求收集渠道
2.2.3. 需求調研的常用方法:問卷調查法、客戶訪談法、標桿分析法、Workshop等
2.2.4. 示例:應用$APPEALS方法進行產品需求調研
2.2.5. 案例:美的公司199電磁爐是如何麥瘋的?
2.2.6. 研討:如何發掘客戶的潛在需求?
2.2.7. 研討:貴公司應選擇哪些客戶需求收集的途徑
2.3. 永遠不要指望客戶能告訴你需求
2.3.1. 需求收集技巧
2.3.2. 客戶需求十問
2.3.3. 聽的技巧
2.3.4. 真正理解客戶意圖
2.3.5. 一線銷售項目需求的收集及管理
2.3.6. 需求收集的質量控制
2.3.7. 示例:單項需求采集模板
2.3.8. 構建例行化收集機制
2.3.9. 案例探討:需求收集如何杜絕“更快的馬”?
3. 客戶需求分析
本單元學習目標:收集的來的需求有可能魚目混珠,如何去偽存真?如何對解釋原始需求進行解釋、過濾、分析,從而形成高價值需求?需求解釋的原則和方法都有哪些?如何確定需求的優先級?
案例研討:ZIPCAR的案例
3.1. 客戶需求分析的步驟
3.1.1. 需求解釋和過濾
3.1.2. 需求整理和分類
3.1.3. 需求排序
3.1.4. 需求評審與反饋
3.2. 需求解釋和過濾
3.2.1. 客戶陳述—>需求描述,從產品的角度的進一步闡述與細化
3.2.2. 需求描述五原則
3.2.3. 需求過濾,結合初步分析去除“雜草”
3.2.4. 經驗分享:快速實現客戶的“暴躁需求?”
3.3. 需求整理和分類
3.3.1. 按$APPLEAS分類
3.3.2. 按產品包需求層次分類(產品特性的前身)
3.3.3. 按相關的產品線/產品分類
3.3.4. 按短、中、長期需求分類
3.4. 需求排序——設置權重,確定需求優先等級
3.4.1. $APPLEAS方法排序
3.4.2. Delphi方法排序
3.4.3. AHP法排序
3.5. 需求評審和反饋
3.6. 需求分析方法總結
3.7. 演練:如何對需求進行解釋
4. 市場需求的分發
本單元學習目標:長期需求、短期需求,緊急需求分別如何處理?不同分發路徑的決策及管理要點是什么?
4.1. 市場需求分發的角色及職責
4.2. 市場需求分發的四條路徑
4.2.1. 分發至公司和產品線業務計劃(CBP&PLBP)
4.2.2. 分發至產品路標規劃(Roadmap)
4.2.3. 分發至項目任務書(Charter)
4.2.4. 分發至正在進行的產品開發項目
4.3. 如何決策接受需求
4.3.1. 公司和產品線業務計劃如何決策接受需求
4.3.2. 產品路標規劃如何決策接受需求
4.3.3. 項目任務書如何決策接受需求
4.3.4. 正在進行的產品開發項目如何決策接受需求
4.4. 案例分析:下一版本是否接受加密功能?
5. 產品包需求實現
本單元學習目標:如何對包需求進行分析?為什么要考慮產品的內部需求(DFX)?產品概念對產品的成功至關重要,如何進行產品概念開發?如何從產品包需求轉化到設計需求?如何進行功能架構分析、系統架構(物理架構)分析?如何將設計需求分解和分配為設計規格和模塊需求?如何進行需求變更管理?
5.1. 產品包需求工程和系統工程
5.2. 如何進行包需求的分析及定義?
5.2.1. 將市場需求轉化為產品包需求
5.2.2. 關注內部需求
5.2.3. 形成產品包需求文檔
5.2.4. 演練:定義某產品包的功能需求
5.3. 誰來主導產品包需求定義?
5.3.1. PMT/RAT主導
5.3.2. PDT/SE主導
5.3.3. 研討:兩種做法的利弊是什么?結合公司情況應選擇哪種方式?
5.4. 需求實現的過程和主要的系統工程方法
5.5. 如何從包需求轉化成設計需求?
5.5.1. 轉化為設計需求的過程
5.6. 案例探討:如何定義和開發產品概念
5.6.1. 設計需求分析的思路
5.6.2. 設計需求分析示例: “主叫”的操作場景
5.6.3. 示例:設計需求分析操作指導
5.6.4. QFD方法
5.7. 如何將設計需求轉化為設計規格
5.7.1. 轉化為設計規格的過程
5.7.2. 步驟1:功能分析
5.7.2.1. 功能分解與物理分解的關系
5.7.2.2. 功能分解輸出示例
5.7.2.3. 功能分解工具一:功能流框圖(FFBD)
5.7.2.4. 功能分解工具二:層次圖(HD)
5.7.2.5. 案例演練:如何運用功能流框圖和層次圖?
5.7.3. 步驟2:設計綜合
5.7.3.1. 形成架構方案并評估
5.7.3.2. 物理架構工具一:概念圖(CDS)
5.7.3.3. 物理架構工具二:示意方框圖(SBD)
5.7.3.4. 設計綜合輸出示例-系統架構圖(物理架構)
5.7.3.5. 需求分解及分配
5.7.3.6. 設計綜合輸出示例-設計規格
5.7.3.7. 設計綜合輸出示例-分配需求
5.7.4. 需求跟蹤,示例:需求跟蹤矩陣(RTM)
5.7.5. 案例探討:為何要對需求進行變更控制
5.7.6. 案例分析:H公司需求變更的流程
5.7.7. 如何有效控制需求變更?
5.8. 案例演練:X產品的設計分析
6. 如何有效的進行需求驗證
本單元學習目標:了如何進行需求驗證?如何進行高效的需求評審?
6.1. 需求驗證的主要活動;評審、測試、確認
6.2. 如何進行高效的需求評審
6.2.1. 經驗分享:為什么技術評審起不到作用?需求評審的八大障礙
6.2.2. 技術評審點的設置、各技術評審點的內容
6.2.3. 高效評審:需求的四級評審機制
6.2.4. 經驗分享:高效評審會,如何使技術評審會一個小時內結束?
6.2.5. 技術評審原則
6.2.6. 如何建立高效的技術評審機制
6.3. 案例分享:廣東某知名照明企業的需求管理機制的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