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關系管理》課程大綱
課程大綱(穿插10個以上經典案例):
一、招聘與入職
1、招聘前用人部門明確該崗位的工作職責,是做好預防用工風險的第一步。
2、企業發出《錄用通知書》后,又決定不錄用該勞動者,將面臨什么風險?
3、如何設計《入職登記表》,以嚴抓勞動者的“應聘欺詐”,和應對勞動者拒絕簽收有關書面(如處分、辭退)通知?
4、如何避免勞動者以企業“欺詐”為由主張勞動合同無效,并索取經濟補償?
5、如何避免招用尚未與原單位解除勞動關系的勞動者,以防止對原單位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6、收取勞動者提交的資料時必須要注意的細節問題?勞動者未能提交相關資料時,如何處理?
7、辦妥錄用手續后,人力資源部、財務部、用人部門的橫向協調應注意什么?
二、勞動合同的訂立與履行
1、什么時候為最佳時間,以簽署勞動合同、其他用工協議?
2、法律禁止簽訂試用期協議,那么勞動合同期限和試用期限該如何約定?
3、能否以見習期、學徒期、實習期,規避試用期或變相延長試用期?
4、續簽第三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就必須簽訂無固定期限合同,那么前兩次的合同期限該如何約定?
5、如何理解“連續工作滿十年”,采用勞務派遣方式能否規避此問題?
6、如何約定工作崗位和薪酬條款,以規避企業不得隨意單方變更崗位和薪酬的法律規定?
7、合同中的違約金條款,是否必然無效?
8、企業不給勞動者安排工作,給勞動者“放假”,有何風險?
9、勞動者拒絕簽訂、續簽勞動合同但又要求繼續上班,怎么辦?
10、勞動合同到期前的續簽審批流程必須注意的細節問題。
三、勞動合同的解除與補償
1、如何界定勞動者不符合錄用條件?
2、試用期滿前轉正考評過程中必須注意的細節問題?
3、對于“三期婦女、工傷員工”能否協商解除,其操作技巧有哪些?
4、勞動者提出口頭辭職,又拒交書面報告,該怎么辦?
5、勞動者不辭而別、自動離職,后主張被公司領導口頭解雇,他很可能勝訴?
6、怎樣理解與操作末位淘汰?
7、如何界定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績效管理中必須注意哪些細節問題?
8、合法解除勞動合同的理由有哪些,非法解除的理由有哪些?
9、如何化解非法解除勞動合同所帶來的支付2倍經濟補償的責任?
10、為什么企業中高層必須明確解除勞動合同的內部審批權限與流程?
11、如何避免用人部門經理擅自辭退員工所產生的風險?
12、關于《辭退通知書》/《處分通知書》的必備事項及措詞技巧。
13、企業與勞動者協商解除勞動合同并書面約定經濟補償的數額;但勞動者事后反悔,要求企業支付經濟補償的差額部分,到底誰會勝訴?
14、如何計算《勞動合同法》生效前后的經濟補償年限?
15、勞動合同法環境下的50%額外經濟補償金是否繼續適用?
16、企業并購時必須注意的風險問題及預防技巧?
四、工資支付管理
1、怎樣理解和應用“同工同酬”?
2、企業與勞動者約定業務提成在貨款收回后才支付,那么對貨款回收的舉證責任,由誰承擔?
3、企業如何設計工資構成以降低加班費成本?
4、如何規避勞動者擅自延長加班時間,以索取加班費?
5、對職工給予行政處分的同時,可否給予降低工資級制?
6、按計件工資制領取報酬后還能否領加班工資?
7、女職工在“三八”婦女節照常工作的,企業是否需支付加班工資?
8、三期內女職工的工資如何支付?
五、培訓與競業限制
1、培訓協議必備條款要點、違約金約定技巧及注意事項;
2、培訓費用以借款方式處理,對企業有什么好處?
3、競業限制協議必備條款要點、違約金約定技巧及注意事項;
4、在競業限制期間,如何支付勞動者的經濟補償,其金額如何約定?
六、勞務派遣
1、采用勞務派遣用工方式,常見的風險有哪些?
2、企業如何根據自身外包需求篩選勞務公司?
3、勞務派遣業務合同應注意哪些細節地方?
4、接收與退回被派遣人員時,須注意哪些問題?
七、企業規章制度
1、通過依法修改規章制度,能否達到變更勞動合同的效果?
2、制定規章制度,勞資雙方必須平等協商確定,如何應對?
3、非國有企業如何組建“職工代表大會”?
4、規章制度能否規定對員工進行經濟處罰?
5、如何預防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所帶來的風險?
6、無紙化、網絡化辦公,規章制度該如何有效公示或告知勞動者?
7、規章制度、員工手冊包含哪些內容及常見問題;
8、制定規章、員工手冊制度的原則、方法及法定程序實務操作技巧;
9、勞動合同法下的招聘錄用制度、勞動合同管理制度制訂要點;
10、勞動合同法下的病假、工傷、“三期”員工管理制度制訂要點;
11、勞動合同法下的薪酬、福利管理制度關鍵條款制訂要點;
12、勞動合同法下的獎懲制度、員工申訴制度制訂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