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任務管理與自我驅動1 課程背景越來越多的工作者感覺自己“忙不過來”,開始出現拖延、效率低的情況。
而實際上,“多任務”才是真正能讓人保持高效的工作模式。而“忙不過來”的本質原因不是工作雜、工作多,而是欠缺管理。
掌握多任務管理方式,不僅能夠提升工作效率,在個人能力和經驗的提升上,也會走上快車道,是有志于快速成長的個人及團隊的必修課。2 課程收益n GTD多任務管理實操方法
n 莫法特休息法原理:多任務的意義
n 用數字日記實現工作進度條
n 思維工具庫對高效工作的意義和實操法
3 課程特色國際前沿知識、互動課堂、大量實操工具、現場答疑、學之能用,落地性強
4課程對象對多任務管理、高效工作法有較高需求的工作者及團隊
5 課程大綱一. 開篇:高效工作的關鍵習慣
1. 人人都是領導者
l 原則1:以終為始-自我領導的原則
l 原則2:要事**-自我管理的原則
l 人人都應學點管理學
2. 高效能人士的一天
l 自然法則和羅盤理論
l 面對復雜工作,要做好精力管理
l 做情緒管理高手,遠離情緒內耗
二. 多任務管理的5個步驟
1. 收集:管理自己的“需求池”
l 主動收集:讓雜亂的工作成系統
l 被動收集:隨時為收集做好準備
2. 判斷:標簽法拆解任務
l 評估任務:成本、效果與可行性
l 化繁為簡:利用“經驗”的力量
3. 整理:歸類與清空
l 工作規劃:現在、3天、1周我要做什么
l 列出緊要工作的前置條件
4. 復查:執行前的Checklist
l 如何思考“還漏掉了什么”
l 長流程與短流程
5. 執行:有條不紊與隨機應變
l 當“意外”打破了原來的規劃
l 隨時隨地的做任務管理
三. 清單化:四個清單讓你在多任務中游刃有余
1. 生肉庫
l 待處理信息:不僅僅是待辦列表
l 簡化所有復雜的記錄
l 貼滿標簽
2. 愿望清單
l 記錄“總有一天”要做的事
l 從清單到文件夾的管理
3. 項目清單
l 把日歷放在眼前
l 執行清單怎么做
l 我們需要做“匯總”
4. 等待清單
l “痕跡”的作用
l 協作與等待清單
四. 給自己一個“進度條”
1. 原理:我們在什么樣的情況下沖刺
l 減肥的故事
l 為什么“工作進度條”能自我驅動
2. 目標行為化:每個工作行為都在為達標做積累
l 所有目標的達成都是“量變到質變”
l 目標的行為化拆解方法講解
3. 每天3分鐘,用數字記個日記
l 數字能給工作帶來什么
l 用數字你可以記錄什么
4. 月檢,不斷調整你的路線
l 每個月總結自己的進度條
l 如何做調整和任務安排優化
五. 莫法特休息法
1. “多任務”更符合人腦高效工作需求
l 重新定義“休息”
l 切換任務的方法和時機
2. 什么是“連續分段時間管理”
l 3張桌子
l 連續分段時間管理介紹
3. 適合不同人的5種類型工作模式
l 抽象與形象時間分配法
l 問題不同角度時間分配法
l 動靜交替時間分配法
l 體力腦力交替時間分配法
l 工作娛樂交替時間分配法
六. 固化經驗,打造提升效率的“工具庫”
1. 沉淀經驗,制作自己的思維工具
l 思維工具對于高效工作的重大意義
l 經驗是什么
2. 思維工具的三個層級
l 一級:自我總結
l 二級:打磨固化
l 三級:向外復制
3. 制作思維工具的具體步驟
l 制作工具5步法
l 實操案例講解
七. 現場答疑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