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計劃生育政策實施三十多年,在人口總量控制目標基本達成之后,國家應該考慮通過調(diào)整生育政策來減輕計劃生育代價的策略,2013年實施的單獨二孩和2015年實施的普遍二孩政策正是這一策略的具體體現(xiàn)。政策實施以來,全國人口的出生水平有一定的回升,但是最新公布的人口數(shù)據(jù)顯示,2017年全國出生數(shù)1723萬人,比2016年下降了63萬人,似乎對生育政策放松的響應并沒有預估的那么強烈和持久。為此,我呼吁盡快取消生育限制,讓生育決策權重回家庭。
本文作者系盤古智庫學術委員,華東師范大學社會發(fā)展學院前院長、教授,上海市人口學會副會長丁金宏。
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人口數(shù)量巨大而資源并不豐富,人口快速增長成為近代以來困擾中國發(fā)展的重要因素。新中國成立后逐漸推行計劃生育,特別是1980年“925公開信”之后,國家提倡一對夫婦只生育一個孩子,并通過法律、規(guī)章予以實施,計劃生育上升為一項重要的基本國策,本來屬于家庭私權的生育權部分地讓渡給國家,置于行政調(diào)控之下。經(jīng)過三十多年的艱苦努力,中國人口的快速增長勢頭得到了十分有效的控制,2017年我國大陸總?cè)丝?3.9億人,出生率12.4‰,自然增長率5.32‰,進入低增長時代。
但是計劃生育是有代價的,伴隨著最嚴格的計劃生育過程,我國人口快速老齡化,2000年達到老齡化國家標準(65歲以上人口比重超過7%),目前老齡化指數(shù)已經(jīng)接近11%。與此同時,計劃生育也帶來了出生性別比升高、失獨家庭等嚴峻的社會問題;計劃生育還加大了社會管理成本,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干群關系。
在人口總量控制目標基本達成之后,國家應該考慮通過調(diào)整生育政策來減輕計劃生育代價的策略,2013年實施的單獨二孩和2015年實施的普遍二孩政策正是這一策略的具體體現(xiàn)。政策實施以來,全國人口的出生水平有一定的回升,其中比較明顯的是2016年,出生數(shù)達到1786萬人,比2015年增加8%,二孩生育比重達到了45%,總和生育率也從2010年的1.6微升到1.7左右。
但是最新公布的人口數(shù)據(jù)顯示,2017年全國出生數(shù)1723萬人,比2016年下降了63萬人,似乎對生育政策放松的響應并沒有預估的那么強烈和持久。為此,我呼吁盡快取消生育限制,讓生育決策權重回家庭。理由如下:
1.取消生育限制,不會導致生育數(shù)量的“報復性反彈”
單獨二孩、普遍二孩政策的實施是取消生育限制的試水階段,實踐證明,雖然出生數(shù)、出生率有一定幅度的提升,但數(shù)量不驚人,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國城鄉(xiāng)居民的生育意愿已經(jīng)顯著降低,據(jù)一項全國性調(diào)查,目前我國居民的平均生育意愿為1.93,其中農(nóng)業(yè)人口也只有1.98,城鄉(xiāng)差別很小。全國各省居民的生育意愿有一定的差異,但是差別也不算懸殊,而且還不是刻板印象的“越窮越生”,生育意愿最高的是廣東省,也只有2.24。
有人主張我國生育政策應該進一步放松,從普遍二孩放到普遍三孩,而調(diào)查顯示希望生育三個孩子或更多的居民僅占不到5%,即使聽憑他們按意愿生育,也不會導致平均生育率的顛覆性上升,所以我認為從二孩提高到三孩意義不大,不如徹底取消生育限制。
2.生育權利回歸家庭更符合社會自然屬性,有利于社會平穩(wěn)運行。
生育本質(zhì)上是家庭行為,我國的計劃生育對居民的生育行為進行積極干預,這是出于國計民生大局而不得已做法,如今人口總量控制大局已定,綜合多種預測方案,我國總?cè)丝趯⒃?025年前后達到頂峰,峰值不會超過14.5億人,其時印度可能超過中國成為第一人口大國,而我國人口將會進入一個較長周期的人口減少。
在這樣的背景下,一度部分讓渡于國家的生育權利應該歸還給居民家庭,讓生育恢復家庭行為的本意,成為人類社會自然屬性的一部分。過去居民接受國家計劃生育政策是公民的覺悟,現(xiàn)在將生育權利歸還給家庭是國家和社會的進步。
3.取消生育限制可以降低社會運行成本
為了抓好計劃生育工作,國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管理成本相當高,取消生育限制,國家可以大大縮減計劃生育管理隊伍,節(jié)省一筆巨大的管理成本。取消生育限制并不意味著“計劃生育”概念的消失,而是更加貼近“family planning”的本意,計劃生育的主角是家庭,國家級各級計劃生育部門還應該部分保留,但是工作中心應該轉(zhuǎn)向生育服務,盡量滿足以居民意愿為導向的控制生育、改善生育力、生殖健康等方面的需求,業(yè)務內(nèi)涵更多地轉(zhuǎn)向醫(yī)學領域。
聲明兩點。其一,我主張取消生育限制但并不主張鼓勵生育,聽憑居民自己選擇,因為我國目前人口總量依然巨大,低增長甚至一定程度的負增長并不是壞事,老齡化是不可避免的,應主要從經(jīng)濟發(fā)展和社會保障體系建設上正面應對,依靠提升生育來解決老齡化問題是不現(xiàn)實的,世界范圍內(nèi)也沒有成功先例。
其二,我主張取消生育限制,但絕不附和任何否定過去的計劃生育工作包括一孩政策的言論。可以說,正是過去三十多年的嚴格計劃生育帶來了中國人口總量的有效控制和居民生育意愿的徹底轉(zhuǎn)向,使我國以最快的速度解除了人口爆炸的危險,計劃生育事業(yè)和計劃生育工作者的歷史貢獻不容否定和詆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