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背景】
情境領導的核心是強調行為。所謂聽其言不如觀其行。由于諸多復雜因素,人們的所說與所做往往并不完全吻合,有些時候更是大相徑庭。本課程的理論之所以實用就在于其特別關注行為。本課程從研究被領導者的行為入手,而非注重人的復雜的思想,所以將組織領導與管理的復雜條件轉化為簡單模型。當人們還在費盡心機地試圖去了解員工的復雜思想時,我們通過與被領導者的談話及其表現出的行為,來判斷員工所處階段,并且確定領導者應采取的模式。該方法雖簡單直接,卻極為有效、適用。
本課程將被領導者行為分為任務行為和關系行為兩個維度。任務行為即領導者為下屬決定工作角色,告之該做什么,以及何時何地,由何人來做表現為確立目標,實施組織、確定時間進度、指導、控制。而與之對應的關系行為則涵蓋了其他方面的內容,即領導者在進行雙向(或多向)的溝通時,所采取的傾聽、協助和給予社交方面支持的行為,表現為支援、溝通、鼓勵互動、有效傾聽、提供反饋等。
本課程按照任務行為和關系行為的不同側重,將被領導者狀態和領導者行為兩相對照,推出相對應的領導模式。為此,課程講師依據社會學理論基礎,憑借人生豐富閱歷,通過與學員互動議題,分析案例,模擬運作,以最精彩的講授研討方式,將課程的基礎理論內涵和應用模式外延呈現給學員。
【課程收益】
1. 極大增進和強化您的領導技能
2. 準確判斷他人的能力和職責
3. 幫助您選擇正確的領導行為
4. 增強您影響他人的能力
5. 解決績效不佳的問題
6. 讓您和您的團隊一起成長
【課程對象】
企業董事長、企業CEO、COO、CFO、CIO、公司總裁、總經理、部門總監、分公司或區域經理、各種團隊領導、希望自我提升影響力的企業精英、內部講師
【課程時間】
1天
【課程形式】
講授、案例分析、小組討論、體驗式游戲、現場練習
【課程綱要】
第一講、影響被領導者的績效
一、 領導與管理的區別
二、 影響力產生的原因
三、 實施影響力的方式與過程
四、 搭建工作平臺
五、 職位、工作、活動的細分
第二講、績效的評估標準
一、 準備度—工作能力與意愿的分析
二、 下屬狀態的定義與分類
三、 下屬狀態之動態關系
四、 下屬狀態的評估方法及工具
五、 下屬狀態的錄像分析
第三講、領導者的應有行為
一、 領導模式理論--情境理論
二、 領導風格分析
三、 實施領導的三個步驟
四、 領導力優劣項分析
五、 情境問題的案例分析
第四講、如何提升員工績效
一、 下屬狀態退化循環模式
二、 下屬狀態發展循環模式
三、 如何利用兩種循環模式有效提升員工績效
四、 360度個人領導力分析報告
五、 個人領導風格診斷
第五講、如何打造領導梯隊
一、 從管理自我到管理他人
二、 從管理他人到管理經理人員
三、 從管理經理人員到管理職能部門
四、 從管理職能部門到事業部總經理
五、 從事業部總經理到集團高管
六、 從集團高管到首席執行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