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塊一:投后對股權頂層結構的把握
1) 集團公司及控股公司的股權頂層結構設計圖
2) 與頂層投資機構A、B、C、D輪股權頂層結構設計
3) 與核心員工及其他利益相關者的股權結構設計的大三類模式:
虛擬股票:身股、干股、在職股、分紅股(業績分紅和利潤分紅)、股票增值權、虛擬股票、凈資產增加值、影子股票、工齢股、業績股、技術股;
期股:股票期權、限制性股票期股、業績股票、事業合伙制、項目跟投;
實股:銀股、普通股、MBO、ESOP、注冊股、持股平臺
模塊二:投后對公司治理的要求
4) 規范的公司治理結構是投資的基礎
5) 投資選擇從注重企業技術和市場向注重企業的管理者的能力和誠信轉移
6) 投資后的公司治理結構要求更加規范和完善
7) 公司法、公司章程、四份協議治理:公司控股權的18道防火墻條款
8) 三會一層治理:層次份明,權責明確的管理體系
模塊三: 投后經營和業務層面的管理
9) 責任明確,各司其職:PE要成為企業的教練:積極幫助公司發展、幫助公司建立治理結構和管理系統、幫助公司市場拓展、融資、尋找合作伙伴、給經營團隊自由發揮的空間、定期召開董事會
10) 幫助企業組建:組建/加強董事會;強化管理團隊、管理架構;確定戰略方向;加強財務控制、法律架構
11) 幫助公司擴張:定期監控公司財務報告、定期參加董事會會議、幫助公司融資、幫助拓展業務、幫助尋找商業/技術伙伴
12) 幫助公司退出IPO/M&A:幫助公司達到IPO標準、決定IPO的時間地點和中介機構、尋找M&A伙伴
13) 重大決策的參與權與否決權:對重要投資委派財務總監或其他高管人員;每周與被投資企業聯系一次;每月要求企業提供業務快報表;每季度提交項目跟蹤管理報告及企業季度財務報表;須對被投資企業的股東會、董事會或監事會會議預案提出本人意見;(不定期)向被投資企業提供《管理建議書》
14) 投后管理的1234:
1)幫助建設一個優秀的組織,考慮清楚中央和地方、授權和分權、實管和虛管的問題
2)開好2次會:戰略研討會、年度總結會
3)建設3個體系:運營、供應鏈、IT
4)關注4張表,除了3張財務報表之外,要關注運營分析表
模塊四、 各輪次的投后管理方式及避免的陷阱
15) A 輪之前:攢團隊,搭班子,合理化股權架構;商業模式梳理;融資對接
16) A+ 輪到 C 輪:模式-變現渠道;戰略融資
17) D 輪到 Pre-IPO:戰略布局;戰略融資或并購、人才舉薦、法律等顧問服務
18) IPO 及以后:定期的財務回訪,及必要事件的披露和跟進
19) 超強的執行力
20) 內部有效配合:管重視程度、制度化流程化、投前投后搭配,避免內部消耗
21) 投后是服務,也是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