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領域
質量管理 > 質量體系
適合行業
銀行證券行業 生產制造行業 政府機關部門 教育培訓行業 通信行業
課程背景
隨著管理的發展、行業的同質化,質量早已超越了傳統的檢驗、監控等概念,現在的質量更加注重綜合經營績效,其含義逐漸和管理相融合,這不但得到了理論的證明、客觀實際也體現了這一點。 另一方面,管理理論和名詞、概念的泛濫往往使得企業在選擇中無所適從,不但增加了成本、而且使得結果變得不可知,因此質量的另一個作用體現為加強思想統一、規范管理套路、實現管理標準化。 本課程全面深入分析質量的來龍去脈,結合管理實際,擯棄繁雜的名詞術語,理清學員思路和知識框架、給出行動方向,不僅適合專業的質量人員,更適合于企業中高層管理者。 本課程是中興通訊最佳質量課程,確定了中興通訊質量培訓的基石和課程框架。
課程目標
深入了解質量的內涵 質量行業發展到現在,早已突破了監督、控制的概念,其關注核心已經從早年的“產品”擴大為“經營”,專業的質量人員的工作內容也從之前的以檢驗、監督為主轉變為咨詢、分析、培訓等等 面對這樣的客觀規律管理現狀,質量工作的正確定位和調整變得至關重要 如何提高管理標準化的程度 新的局面下質量工作的中心變為努力提高管理的標準化 標準化的依據來自兩方面:公司實際情況、適宜的管理標準 最終的結果是流程成為管理的首要考慮 管理改進工具 流程的改進基于PDCA循環 流程的改進需要管理方法和良好的團隊 QCC、6Sigma等活動是組織方式中較為成功 整合流程的管理概念并和管理實踐相結合 過多管理概念的引入和泛濫是有害的 成功的管理需要理清頭緒、化繁為簡并持之以恒 通過管理測量有效提高績效 管理趨于精細化的背景下,管理測量越來越重要 本課程展示了管理測量的基本套路和成功實踐 質量工作的開展 圍繞文化、流程、測量等關鍵詞展開,構建簡明有效的質量工作開展框架
課程時長
一天
適合對象
中高層管理人員、專業質量管理人員、業務骨干
課程大綱
1、質量概念的深入認識
a)質量含義辨析
b)高端客戶眼中的質量
c)質量責任的落實
d)質量知識的層次
e)專業質量管理人員的職業生涯
2、質量理論發展史
a)古典質量管理
b)全面質量管理
c)大Q質量管理
3、ISO9000
a)管理標準化的興起
b)ISO9000條文通覽
c)ISO9000八項原則
4、其它常見概念
a)ISO14000
b)OHSAS18000
c)一體化
d)CSR——SA8000和EICC
e)WEEE和RoHS
f)CMM和CMMI
g)項目管理
5、卓越績效模式和管理測量
a)管理測量的基本原理
b)管理測量的常見模式
c)卓越績效模式
6、質量工具和組合套路
a)質量工具框架
b)常見工具簡介
c)改進項目的開展
d)常見的工具組合使用套路
i、QCC
ii、6Sigma
iii、8D
7、質量意識和質量工作的開展
a)全面質量再認識
b)質量文化的建立
c)流程和流程優化
d)測量體系的建立
課程標簽:質量管理 | Office辦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