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背景
我們發現當今的職場存在著這樣的怪現狀:
1、面對著90后的員工,傳統的管理理念和方法顯得那樣的蒼白和無力;
2、無論企業怎么強調精細化管理、人力資源管理、6S管理抑或是6西格瑪管理,企業的管理和運營仍然會出現問題;
3、企業管理者對管理理論、管理方法和管理技巧了如指掌,但一到現實工作中就會感覺力不從心;
原因在于:易經上講究一陰一陽為之道,這是一種平衡的理論。從這個角度你就能發現:現今企業的管理或培訓,注重的多是陽性的內容,比如工具、制度、技巧和方法等的具備和完善,在企業的外在看來的確取得了一定的改觀;但因為缺失了一些陰性的內容,即關注人性和心理層面的內容少了些,從而導致了陰陽失調,也就是說,在管理上,企業光有人治、法治還不夠,還需要心治。
目標學員:企業中的團隊管理者(Leader);
課程課時:2天(13 小時)
課程目標:
要明白:時代變了,企業的效率不再來源于分工,而是來源于協同。
要理解: 人比任務更重要
要掌握:Leader要掌握幫助員工變“好”并保持“好”的心理定位的方法
課程特色:
心本管理 :自我人格結構辨識、 大局觀建立、人際關系梳理、行為模式掌握、心理定位精準調試等。
團隊管理角度:員工心理識別、角色認知與定位、員工心理環境把握、工作環境建設、有效溝通、員工心理援助、成長激勵等
培訓形式:真實的案例分析 動態的影片播放 啟發式的情景模擬 深度的理論講解 實用的方法傳授(以上方式根據參訓客戶具體情況選擇使用)
人數限制:30-60 人/班
課程大綱:(注:以下內容,會根據培訓需求進行取舍。)
引 子:課程導入環節
1. 調查:Leader喜歡什么樣的團隊員工?不喜歡什么樣的員工?
2. 調查:團隊成員喜歡什么樣的Leader ?不喜歡什么樣的Leader ?
3. 組織的績效**重要的、關聯度**高的是Leader
4. 時代變了,企業的效率不再來源于分工,而是來源于協同、賦能與共創。
5. 高效工作的平臺本質是開放、包容、平等與流暢性互動。
一、新時代,新管理
1.管理客體:由70、80后——90、95后轉變
2.管理主體:由60后——80后轉變
3.管理環境:VUCA時代(不穩定性、不確定性、復雜性、模糊性的世界)
4. 協同、賦能與共創
二、團隊發展的五個階段——不同的階段需要不同的管理行為
1.形成期:規范管理建團隊
2.動蕩期:教練管理穩團隊
3.規范期:逐漸放權練團隊
4.成熟期:充分授權成團隊
5.告別期:好聚好散念團隊
三、管理賦能,團隊共創——團隊動力的來源
1. TA的三個哲學理念——以此武裝的Leader能賦予團隊成員以無窮的力量
1.1人都是好的
1.2每個人都有思考的能力
1.3人可以做出有關自己命運的決定,并且也可以改變這些決定。
2.行為示范——對員工的影響,說的不如做的。
2.1 示范好的品行
2.2 示范正確的情緒表達
2.3 示范職業化的工作行為
2.3 示范對制度的遵守
3. 安撫——關注員工而不僅僅關注他的業績
3.1正面安撫——無私給愛
3.2負面安撫——謹慎對待
3.3零安撫——易造成心理傷害
3.4三種安撫模式下的管理行為
3.5組織文化中的安撫文化
4.關于懲罰——預防好于治療
4.1獎勵比例要大于懲罰;
4.2關注行為改變而不是懲罰;
4.3 丑話說在前頭
5.時間結構——當面對一段沒有明確安排的時間時,大多數人都會感到無所適從。
5.1目標分解(Leader主導,員工參與)
5.2工作計劃,條理清晰(員工主導,Leader參與)
5.3 一項工作的開始、中段和結束的工作要點
5.4需要員工清楚自己是如何使用時間的
5.5讓員工反思自己行為,并對其承擔責任。
6. 團隊契約——行動過程中的一種明確的雙向承諾。
6.1 Leader的契約
6.2 員工的契約
6.3 團隊的契約
四、贏家與輸家——在戰場上只有輸家,沒有贏家,但在職場上可以雙贏。
1.正確理解職場上贏家與輸家
2.團隊成員的目光短淺,錯在Leader.
3.作為中層管理者,除了業績之外還要員工做什么?!
4. 團隊建設十條白金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