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課程介紹
工作坊基于促動式管理為前提,在組織內部各部門或全員進行項目或產品創意創新會議中,通過場域、背景、規則共享及角色選擇,引發參與者熱情與責任的團隊促動方法,借助自組織方式激活參與群體產生顛覆式創新的思想,充分調動積極性,使與會者在會議中收獲非凡的結果。
二、課程收益
2 認知開放空間交流技術;
2 正確理解開放空間價值;
2 運用步驟操作開放空間;
三、課程特色
課堂講授、示范演示、結構化研討、小組討論、互相教學、小組練習、工作坊畫布等;
四、 內容設計
五、實施準備
l 最佳人數:24人(4組)—36人(6組)
l 會場選擇:桌椅可自由擺放、會場中間無承重柱阻擋、至少2面墻壁可以張貼海報;
l 桌椅擺放:兩張桌拼成島型,中間不留空隙,椅子圍在島四周成圈
l 硬件設置:大白板1塊(板擦1個和黑藍白板筆各1支)、調音臺、音響、麥克風、投影儀、幕布
l 師資團隊:助教1名
l 學習用具:學員手冊每人1本、簽字筆每人1支、1開海報紙每組2張;便利貼每組2本、長細桿繪畫彩筆12色每組1桶、美紋紙全場2卷;茶歇豐儉自定;
六、 課程提綱
一、開放空間的緣起
1、 哈里斯歐文的會議之痛(案例:故事源于1983年一次250人國際會議經歷)
2、 靈感來源巴拉馬村成人禮
(超過500人-沒有預先計劃-沒有委員會管理-各種儀式活動井然有序
3、 成人禮的啟示——神奇的“圓”(圓形、排排坐與方形或長方形的心理比較)
4、 運用開放空間組織的國際會議(呈現成果如下)
形成52個不同的任務小組、150頁小組討論記錄、結束隔天,將會議記錄送到每位成員手中、整個過程中充滿咖啡茶點時間的輕松自在!
二、 開放空間的價值
1、開放空間的概念(一種卓有成效的、動態的、開放和自由的會議模式。)
2、開放空間的獨特價值
1)辦事作風的轉變;2)團隊自治;
3)溝通氛圍; 4)民主自發;
5)學習型組織 6)知識管理
3、 開放空間的魔力
1)化解沖突推動變革
2)形成共識強化責任
3)共享智慧分享信息
4)激發創意聯系行動
三、開放空間六步驟
步驟1、開圓(促動準備——A時間安排 B空間布置 C會議用品 D時間安排)
步驟2、發起主題(發起主題—主題整理合并—澄清主題——主題發起人職責說明)
(切入開放空間四大原則:在場的人都是最適當的人;發生的都是該發生的;何時開始都是最適當的時間;該結束時就結束。
步驟3、走動討論(三大角色:蝴蝶、蜜蜂和長頸鹿—— 一個雙腳法則)
步驟4、整合匯談(開放空間的匯談成效來自對匯談內容的整理并形成行動計劃。)
1)有效的提問(運用提問吸引三大角色駐足做貢獻奉獻智慧;
2)完整的記錄(問題主人與“游客”之間對話)
3)確保步驟清晰(運用視覺工具或文字簡明記錄解決問題步驟)
4)性價比五項對策(借助團隊共創或漏斗原理篩選出五項策略并進行圖式化呈現)
5)匯報整理(按行動計劃表單認真思考所有有價值辦法,依據優先排序輕重緩急匯報)
步驟5、制定計劃(把經過集體討論所關注要點按時間節點分解到各表格中)
步驟6、閉圓(左腦我收獲了——右腦我感受了····)
課程總結;個人531學習應用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