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薛兆豐老師,雖然沒有實力成為北大的學生,但是他把原汁原味的北大經濟學課程分享出來,讓我也能上北大的經濟學課程。
《薛兆豐經濟學講義》是薛兆豐老師的北大經濟學課程,他通過日常化的語言和案例,把生活中不可能繞過的經濟學概念,如稀缺、需求、成本、價格、供應、信息不對稱等概念和在生活中的應用講得明明白白。對于啟發讀者的經濟學思維方式、理解制度安排背后的經濟學邏輯、培養經濟學品位等很有幫助。
經濟學是研究有人的世界。薛兆豐在“前言”里指出,“這本書主要是幫助讀者做個明白的現代人,擺脫直覺和經驗的控制,了解經濟社會運行的規律,顛覆自己多年積累的常識和思維定式,對這個由陌生人連接而成的社會做出恰如其分的反應”。的確,讀了這本書,對于一些制定的建立對于一些社會現象,困惑解除了。
經濟學好有意思,你知道嗎?
·提高法定蕞低工資水平,失業率就會上升。
·兵荒馬亂的年代,真實利率會上升。
·缺乏產權的保護、對行為的后果不用負責的話,人們就會粗心大意、掉以輕心、浪費資源。
·好的經濟學思維不追求某種單一維度上的最大化,它追求的永遠是在各種選項當中邊際成本和邊際效益的平衡。
·在會計課上我們學到的是原材料的成本決定了蕞終產品的售價;但經濟學的邏輯卻相反,是供求關系決定了蕞終產品的售價,而最終產品的售價又倒過來決定了每一種生產要素的成本。
·社會上大量跟財富轉移相關的公共政策,其實際結果都是讓那些中產階級得益了,而付出代價的往往是社會當中蕞窮的人和蕞富有的人。
·一夫一妻制實際上就是一種對成功男人限購的政策,它的效果是財富轉移。是對年紀較輕、收入較低的男人的一種保護。
我的想象中,經濟學應該會很枯燥,但是這本書讓我發現了經濟學并不枯燥,有趣好玩。
很喜歡薛兆豐老師的語言,不堆砌專業術語,生動質樸,降低了經濟學書籍的閱讀門檻,對于知識的傳播對于讀者加強對世界的理解都很有益。
此外,隨書還附贈了全是干貨的“知識地圖”,讀完書后再看看“知識地圖”,可以鞏固書中所學知識,很贊。